词条 | 杨岐山普明禅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杨岐山普明禅寺位于杨岐山。原名广利寺,始建于唐代。宋代方会禅师(992—1049?)曾驻锡此寺,创立佛教禅宗临济宗的杨岐派,宋代以后颇为流行。日僧俊芿(1166—1227)在南宋受杨岐派禅法,回国后在泉涌寺弘传戒律和禅宗。南宋末年中国禅渡日者,多传杨岐派禅法。日本镰仓时期(1192—1333)的禅宗二十四流派中,有二十流派属临济宗杨岐派系统。普明禅寺在清道光年间重修。现有山门、院落、大雄宝殿等建筑和如来佛、观音等塑像。寺右侧有唐代著名法师乘广禅师和甄叔禅师墓塔。正殿右塔上有唐诗人刘禹锡为乘广禅师撰写并手书的碑文,为国内著名古碑。寺后有“唐柏”,直径两米有余,高14米,传为甄叔禅师手植,至今依然郁葱。杨岐山多峭岩、奇石、幽洞、溪泉,还有子午泉、乌龟潭等奇特景观,风光优美,气候宜人,是旅游避暑胜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