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玄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杨玄感?—613隋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司徒杨素之子。体貌雄伟,好读书,善骑射。以父军功,位至柱国。初任郢州刺史,颇有治名。父死,袭封楚国公,任礼部尚书。四海知名之士多趋其门。自以累世尊显,有盛名于天下,见朝纲紊乱,炀帝猜忌贤能,内不自安。遂与诸将谋立秦王杨浩。大业五年(609年),从炀帝征吐谷浑,欲乘机袭击行宫,被其叔杨慎劝止。大业九年,炀帝征辽东,命其于黎阳督运,见天下若于役,百姓思乱,遂逗留不发。又诈称将军来护儿失期而反,便以讨来护儿之名入据黎阳反隋起兵。闭城大索男夫,署置官属,移书傍郡,一时从乱者如市。起兵数日,众至十余万。誓众曰:“我身为上柱国,家累钜万金,至于富贵,无所求也。今者不顾破家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他不用谋士李密为其策的长驱入蓟,先取河北,直扼其喉的上计和西入关中,据险争夺天下的万全之计,而采取其随近逐便,先向东都,胜负殊为可知的下计,引兵逼近洛阳。每战,他亲执长矛,身先士卒,喑鸣叱咤,所当天下震慑。论者比之于项羽。屡败官军。他又善抚驭,士乐致死,由是战无不捷。炀帝闻玄感起兵,大惊,急令征辽大将宇文述、来护儿班师回军来援。由于其兵力分散,东挡西杀,频频败北。东都月余不克,又四面受敌,遂听李子雄计西取关中。至陕县,欲围弘农宫。仍不从李密兵贵神速,若不急入关中,退无所守的建议,围攻弘农宫三日不下。官军大至,退至阌乡,布阵五十里,且战且行,一日三败。复阵于董杜原,官军击之,大败。独于十余骑逃于林间。追兵又至,自知不免,逐与其弟积善自杀。 杨玄感?—613隋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朝大贵族杨素之子。袭封楚国公,官至礼部尚书。613年,隋炀帝出征辽东,命其在黎阳(今河南浚县)督运粮饷。时民不堪命,天下思乱,农民起义不断发生。遂乘机起兵反隋,众至十余万人。率军围攻东都洛阳,屡遭失败。后弃洛阳,向关中进军,至阌乡(今河南灵宝西南),被隋军追及,全军溃败,与十余骑逃入山林,后来被俘,死于东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