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荫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27 杨荫浏1899—1984音乐学家。江苏无锡人。6岁习丝竹乐。后在无锡受小学和师范教育。1911年在“天韵社”师从吴畹卿习昆曲、琵琶和三弦,又随美国女传教士L.S. 哈曼德(L. S. Hammond)学习英文、钢琴和作曲法。1923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与光华大学。1926年辍学,在无锡、宜兴任中学教员,又从事基督教圣经、圣咏的编辑工作达10年。1936年任北平哈佛燕京学社音乐研究员。1941年任国立音乐院国乐系与金陵女子大学音乐系教授及礼乐馆编纂、乐典组主任等职。1949年以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及音乐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等职。一生对中国音乐的史、论、乐律、音韵、古谱研究、乐器改革与传统、民族音乐的整理和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著述甚丰。主要著述有《中国音乐史新旧音阶的相互影响》(1945)、《白石道人歌曲研究》(与阴法鲁合著,1957),《如何对待五声音阶与七声音阶同时存在的历史情况》 (1959)、《语言音乐学初探》 (1963)、《三律考》 (1979)、《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1981) 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