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松果体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松果体songguoti

又称松果腺或脑上腺,人体内分泌腺之一。淡红色,椭圆,形似松果,位于丘脑上后方胼胝体后尾下,有一柄与第3脑室后顶相连。松果体长约1厘米,童年期较发达,7岁后开始逐渐萎缩,成年后不断有钙盐沉积(在x线照片上可以看到)。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曾以为松果体只是一个退化了的器官,但近代的研究证明它具有以下生理功能:(1)分泌褪黑素,抑制垂体促卵泡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分泌,并分泌多种具有很强的抗促性腺激素作用的肽类激素,从而有效地抑制性腺的活动和两性性征的出现。若松果体受到破坏,则会出现早熟和生殖器官过度发育。(2)分泌低血糖因子,其作用时间比胰岛素长,可达24小时。(3)松果体的活动显示出明显的周期性,一昼夜中褪黑素的分泌量随光照而减少,随黑暗而加多,据研究这可能影响睡眠和醒觉等活动。此外,松果体的活动还呈现月、季、年的周期,科学家们认为松果体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向中枢神经系统发出“时间信号”,从而影响机体的 “生物钟”。

松果体pineal body

凸出于间脑顶部的内分泌腺。在系统发生过程中,低等脊椎动物如七鳃鳗的松果体,主要由感光细胞组成,有感光功能又称松果腺;鸟类和哺乳类则演化为内分泌器官。哺乳动物的松果体由松果体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无髓神经纤维等组成。松果体细胞由低等脊椎动物的感光细胞演变而成,核大面圆,核仁明显,胞质内有分泌颗粒,有时可见脂滴和色素粒; 在银染标本中,可见有细长分支的胞突,末端膨大成小球状,终止于血管壁; 分泌5-羟色胺和褪黑激素等。神经胶质细胞分布于血管周围及松果体细胞之间。无髓神经纤维在大部分家畜只有交感神经纤维与松果体细胞构成突触体系,控制细胞的分泌活动。人类松果体中常见不规则同心圆结构,称脑砂,是松果体细胞的分泌物钙化而形成,数目随年龄而增多。在两栖类褪黑激素与黑素细胞刺激素的作用相反,能使皮肤色素细胞中的黑素颗粒发生聚集。在哺乳类,主要抑制腺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间接影响性腺的活动。此外,松果体还分泌8-精氨酸催产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多种多肽类激素,参与调节有关内分泌腺的活动。

松果体songguoti

内分泌腺之一。松果体为圆形小腺体,位于中脑背面的上部。成人的松果体重约0.1~0.2克。幼儿期松果体发育最快,7、8岁发育至顶峰,以后开始退化,青春期前萎缩并钙化,但此时松果体内仍有很多松果体细胞,因此并不影响其分泌功能。松果体细胞可制造黑素紧张素,其主要生理作用是抑制腺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因而可抑制性腺活动。据研究,松果体具有防止性早熟的作用,如松果体被肿瘤破坏的男孩表现出性成熟过早。近年来发现,黑素紧张素有促进睡眠作用。

松果体

位于丘脑上后方的椭圆形小体,是内分泌器官,儿童较发达,以后逐渐萎缩。具有抗雄性激素,降低血糖和制止性过早成熟的作用。

松果体pineal body

又称脑上腺。动物间脑上方的内分泌器官。有柄与间脑相连,外有结缔组织被膜,结缔组织伸入腺内将实质分成许多小叶。腺实质有松果体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丰富的毛细血管等构成,并常有钙质沉积,称为脑砂或砂状体。松果体细胞胞质内含内分泌颗粒,胞体发出细长而弯曲的突起,并有交感神经纤维与松果体细胞构成突触。在圆口类、鱼类及两栖类等,松果体有直接感光作用;在高等脊椎动物,眼睛受光照刺激后可经交感神经影响松果体的分泌活动。分泌褪黑激素和5′-羟色胺等多种激素,其分泌活动受光照控制,参与调节高等动物的生殖系统发育、动情周期及季节性生殖活动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5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