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松江唐经幢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松江唐经幢松江唐经幢坐落于西南部松江县中山路北侧中心小学内。它建于859年(唐大中十三年),是上海地区仅存至今的最古老的建筑物,也是一件极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 松江唐经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中山小学内。建于唐大中十三年(859)。经幢用青石雕凿而成,高9.3米。幢身下部为三层八角须弥座:第一层底部石侧刻有波涛汹涌的海水纹,其上束腰浮雕穿山龙,龙纹上有卷云托以自然山峦,山峦间雕石窟寺与佛龛造像;第二层浮雕仰莲、蹲狮,阴刻卷草纹;第三层束腰浮雕菩萨坐像。三层须弥座之上,设勾栏一周以承托着幢身。幢身八面,直径76厘米。幢身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全文以及捐立幢人的姓氏。其上有狮首攒尖华盖,刻排莲、云纹、天王腰檐、盘龙、仰莲等。再上为八角攒尖檐,雕有郡主礼佛图、佛像、菩萨像、供养人像。造像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最上是八角形平石,顶部已残缺。经幢造型优美、比例匀称,雕刻细腻,是全国现存唐经幢中较高大且完整的一座,也是上海地面文物中年代最早的唐代建筑物,生动地展示了唐代石刻艺术风采。 松江唐经幢在上海松江县松江镇中山小学内。唐大中十三年(859年)建,是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唐代经幢。八面,21级,高9.3米。分上下两段,上段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全文;下段刻捐助人的姓氏。幢身分托座、束腰、华盖、腰檐等部分。雕刻有盘龙、蹲狮、菩萨、四天王及莲瓣、卷云等纹饰。造型美观,雕刻精细。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