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林则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62 林则徐近代改革派代表,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物。他重视对西方情况的研究,较早和较多地注意了由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而引起的有关经济问题。他首先看到西方船坚炮利胜于中国,主张学习和仿造,以 “制夷”、“防夷”,加强国家的防卫力量,抵抗外国入侵。在对外贸易问题上,反对因反对鸦片走私而断绝同各国的贸易。同时他在广州主持反抗英国侵略的斗争中,就曾实行严禁鸦片而鼓励一般中外贸易的政策。在货币问题上,他主张自铸银币以抵制西洋银币的流入中国,并且试行铸造了部分“银饼”发行。他认为西洋银币所以乐于为人接受,是因为银币 “无须弹兑,又便取携”,他的货币主张顺应了称量货币向计量货币发展的历史趋势。面对白银外流的严重问题,在主张严禁鸦片走私的同时,他主张积极开采银矿,以增加白银的来源。他建议政府采取保护商民的政策,给他们获得利益的机会,鼓励他们开采银矿和发展国内贸易和海外贸易。尤其是对外贸易,这反映了他的经济思想是顺应时代要求的。 052 林则徐彩色故事影片。海燕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吕宕、叶元编剧,郑君里、岑范导演,赵丹、韩非主演。这是一部反映鸦片战争的历史人物传记片,塑造了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有功于国的封疆大吏林则徐形象,展现了鸦片战争前后朝野上下广阔的历史画面。它继承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成就,提供了中国电影艺术创造历史人物形象的一个范例,对民族风格进行了有益探索。在人物刻画上追求意境的创造,在意境中烘托人物的感情,表演、美工、音乐方面亦颇成功。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和文化部全国电影文学剧本评奖活动三等奖。 156 林则徐1785—1850近代政治家、诗人。曾与龚自珍、魏源、黄爵滋等组成“宣南诗社”,倡导经世之文。诗、文、词兼长,诗名尤著。其诗具有忧时悯民的情怀,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格律精严,功力深厚。晚年所作沉郁苍凉,凄婉幽深,境界更高,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等名句流传。著有《云左山房文钞》及《诗钞》、《诗余》等。今人有诗文选本多种,《林则徐集》正在陆续刊印。 037 林则徐1785—1850清朝大臣。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埃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痛感鸦片毒害中华,任湖广总督时就禁吸鸦片。1838年9月上奏道光帝,力主禁烟。12月受命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抵广州后,严正声明: “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迫使英美烟贩交出鸦片237万余斤,在虎门当众销毁。提出“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贸易方针,鼓励正当贸易,严禁鸦片走私。同时大力整顿海防,以备战守。在对外关系上,提出向西方学习,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编成《四洲志》,并译外国律例、军事技术等著述,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在近代第一次向清廷的闭关自守政策提出挑战,开创了近代研究西方的风气。 132 林则徐1785—1850清末政治家。字元抚,又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1811年进士,入翰林院。曾在浙江、江苏、湖北、河南、山东等地任职,办理过军政、漕务、盐政、河工、水利等事,有政绩,由道台升至巡抚。1837年任湖广总督,严禁鸦片,卓有成效。次年上奏道光帝,力主禁烟,遂受命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赴粤查禁鸦片。到广东后即派人编译《四洲志》,研究当时西方国家情况,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协力查办鸦片走私商,惩处受贿官吏,迫令英美烟贩交出鸦片237万余斤,在虎门当众销毁。奉行“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贸易方针,与关天培等策划海防,倡办义勇,屡挫英军挑衅。英军北犯大沽时被革职,后充军新疆。1845年重新起用,历署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1850年在广东潮州途中病死。在职期间,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具有“民惟邦本”思想,改革吏治、钱币、漕务、矿务,兴修水利,还奏请缓征赋税,拨款赈灾,并开创了近代研究西方的风气。有《林文忠公政书》、《信及录》等。 137 林则徐清政治家、军事家。道光十八年(1838),在湖广总督任内,禁烟卓著,为禁烟派代表人物。受命为饮差大臣,派赴广州查禁鸦片。为了解西方情况,派人收集和翻译外文书报,编成《四洲志》,主张对外商分别对待,孤立烟犯。与两广总督邓廷桢严令美英烟商交出鸦片237万斤,在虎门当众销毁。并积极在沿海进行战守准备,加强海口、内河与山梁各要隘的防御工事,密购西洋大炮装配炮台。针对敌我双方力量对比,采取“以守为战,以战助守”的方针,倡办义勇,严加训练,屡挫英之武装挑衅。1840年1月任两广总督。鸦片战争爆发后,由于他的严密设防,英军在广州无隙可乘,改道北上,陷浙江定海,并至白河口投书。至此,道光帝甚震惊,与英议和,林随之被诬革职,谪戍伊犁。旋起用为云贵总督。1850年召为饮差大臣,前往广西镇压农民起义,途中病死潮州。能诗文。著有《林文忠公政书》、《信及录》、《云左山房诗钞》。 林则徐1785 —1850Lin Zexu晚清政治家。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竢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嘉庆进士, 入翰林院。曾入宣南诗社。从1816年(嘉庆二十一年)起历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浙江盐运使、江苏按察使、陕西按察使。1830年 (道光十年) 7月授湖北布政使。12月, 调任河南布政使。次年8月, 调任江宁布政使。他锐意整顿财政,兴修水利,救灾办赈, “一时贤名满天下”。11月,升任河东河道总督, 亲赴河南黄河沿岸查验河务, 修治黄河。1832年3月调任江苏巡抚,竭力维持漕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倡导兴修水利,调查银贵钱贱问题,开始察觉鸦片走私造成兵竭银涸的恶果。1837年2月升任湖广总督, 在两湖地区禁烟收到一定成效。1838年9月上书道光皇帝, 支持鸿胪寺卿黄爵滋的严禁鸦片的主张, 指出; 鸦片流毒天下, 危害甚巨, 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 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集 ·奏稿》中册, 第601页) 12月底被任命为钦差大臣, 节制广东水师, 赴粤查禁鸦片。次年3月抵达广州, 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水师提督关天培等, 一面认真整顿海防, 严拿烟贩, 一面令外国烟贩缴出全部趸船上的鸦片。他采取撤买办、围商馆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收缴英美不法商人的鸦片237万余斤,从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继之,令外商出具甘结,保证不再夹带鸦片, 以此作为恢复中外正当贸易的前提条件。为了解西方情况, 他组织人员, 搜集外文书报, 编译成 《四洲志》书稿, 并译外国律例、军事技术等著作,开创近代研究西方的风气。为抵御侵略,他制定以逸待劳、以守为战的方略, 加强沿海战备, 补充水师。并相信 “民心可用”,从渔民、蛋户、盐贩中招募水勇5000人,屡败英军武装挑衅。11月26日奉旨宣布停止中英贸易。1840年1月实授两广总督。6月,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他和关天培等坚决抵抗。10月, 因遭投降派诬陷, 被革职。次年6月, 被派往浙江镇海, 协办海防, 旋又发往伊犁。赴戍途中, 因黄河在河南祥符决口,奉旨赶赴祥符工地效力赎罪。1842年12月抵达伊犁, 协助伊犁将军布彦泰办理废地垦务, 捐资认修龙口水渠工程, 奉旨勘察南疆垦地, 推广坎井和纺车, 并警惕沙俄的侵略, 建议改屯兵为操防,实行兵农合一,加强边防力量。1845年11月,释还。12月, 命以三品顶戴署陕甘总督。次年4月, 授陕西巡抚。1847年4月, 升任云贵总督, 先后镇压西北和西南少数民族起义; 又整顿云南矿政, 维护 “放本收铜”政策, 主张召商集资办矿。1850年受命为钦差大臣, 赴广西镇压拜上帝会, 行至广东潮州普宁县病死。晋赠太子太傅, 谥文忠。著作有 《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林则徐集》。 林则徐1785—1850Lin Zexu近代政治家、诗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出身贫寒家庭。20岁中举。27岁成进士,进入翰林院。做过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等要职。为官清廉正直,受民众爱戴。敢于吸收新事物,为清朝官员中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先驱者。林则徐1838年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组织海防击退了英帝国主义进攻,成为鸦片战争时期抗战派的首领。投降派得势后,他被革职戍边,数年赦归。1849年再度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在派往广西镇压太平军途中病死。现存诗500余首,格律严整,功力深厚,主要为政余抒情和官场唱酬之作。其中渗透着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对侵略者的仇恨,对投降派的愤懑,表现出作者的爱国壮志和英雄气概。有诗集《云左山房诗钞》。他为文主张不拘泥骈散文章形式。有奏疏、书函、序记、碑志等文字,收入《林文忠公政书》、《信及录》、《云左山房文钞》等集。今有《林则徐集》,中华书局出版。 林则徐1785—1850清朝大臣。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竣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嘉庆进士。他别于一般封建士大夫,为学“实事求是,不涉时趋……尽识先朝掌政,故及兵刑及大政,益以经世自励”。自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起,曾在浙江、江苏、湖北、河南、山东等地任职,担任过河工、盐政、屯垦等重要职务。对人民的疾苦颇为关心,故一时贤名满天下。痛感鸦片毒害中华,造成民穷兵弱。继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湖广总督任内。他是当时禁烟领导者、实践者。在武昌、汉口、长沙等地设立禁烟局,并收缴大批烟枪,配制戒烟药丸,禁烟运动在当地风行展开。有妇女在路旁叩头,云:“其夫男久患烟瘾,今幸服药断绝,身体渐强。”可见他严禁吸食鸦片成效卓著。并上书道光皇帝,说明鸦片泛滥的危害及禁烟的必要。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1838年12月31日)受命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前往广东禁烟。次年(1839年)令外国烟贩限期交出鸦片,并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其禁烟决心使中外鸦片贩子颇为恐慌。当时英国商务监督查理义律,闻讯立即从澳门赶到广州,教唆英商拒交鸦片。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协同两广总督邓廷祯,迫使义律和外国烟贩缴出所藏鸦片二百三十七万多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同时,又大力整顿海防,积极准备战守,“募丁壮六千人”,时刻警惕敌人的武装攻击。主张“师敌之长技以制敌”,使人刺探西方情况,翻释外文书报。屡次击败英军的挑衅和进犯。道光二十年(1840年)初任两广总督,努力整顿广东海防,修筑炮台,添置外国大炮二百多尊,整饬水师,以防侵略者武装进犯。鸦片战争爆发后,因防范严密,使侵略军无法得逞。同年(1840年10月)因受投降派诬陷被革职。次年受命赴浙江,协办海防,又遭谗害。旋即流放新疆,兴办水利,开垦农田,戍守边境,警惕沙俄入侵。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重新起用,为陕西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先后镇压西北和西南少数民族起义。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因病辞职返乡。次年再度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农民起义。在广东潮州病故。著作有《林文忠公政书》、《云左山房文钞》、《林则徐集》等。 林则徐1785—1850Linzexu清末爱国政治家。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生于1785年8月30日(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字元抚、少穆、石麟,晚号竣村老人。1811年中进士。曾与龚自珍、黄爵滋、魏源等入宜南诗社,提倡经世致用之学。1831年任东河河道总督,修治黄河。1832年改任江苏巡抚,曾修治白茆、浏河等水利并核减田赋。1837年调任湖广总督后提出六条具体禁烟办法,卓有成效。1838年9月底,他进一步向道光帝陈述鸦片烟毒的危害,说:“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完饷之银。”(《林则徐集·奏稿·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12月底,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赴广州禁烟。1839年3月10日抵广州后,立即协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厉行禁烟。一面责令外国烟贩3日内缴出全部趸船鸦片,并迫令出具甘结,保证永不夹带鸦片;一面查封了广州所有的烟馆。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与邓廷桢协力查办,终于迫使外国烟贩缴出鸦片237万余斤,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为了了解西方情况,派人翻译外文书报,自编《四洲志》。他还积极筹办海防,建议购买、制造西式大炮和军舰;组织团练,招募水勇,屡次打退英军的武装挑衅。1840年1月接替邓廷桢任两广总督。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在广东失手后乃向北侵占定海,近逼大沽,威胁清政府。他受琦善等投降派诬谄打击,于10月被革职。1841年被派赴浙江策划海防。1842年被流放新疆伊犁,在新疆兴办水利,垦辟屯田。1845年起用为陕甘总督,1846年授陕西巡抚。1847年改任云贵总督,先后镇压西北和西南少数民族起义。1849年因病辞职回籍。1850年任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农民起义,11月22日病死于广东潮州途中。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林则徐集》等。 林则徐1785—1850Linzhexu字少穆, 又字元抚,晚号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代爱国主义政治家。出身于下层知识分子家庭。嘉庆进士,入翰林院。历任江苏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职。政继显耀。1837年任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能诗文,有《林文忠公政书》、《信录》、《林则徐日记》等, 还编译了 《四洲志》。 林则徐中国近代政治家。认为鸦片贸易有关民族命运和国计民生,“鸦片以土易银”,“其为厉国计民生,尤堪发指”,认为“民心可用”,应利用人民力量抗击列强入侵。主张区别对待外商,鼓励正当贸易,发展民族工商业,允许商民开发矿山,以便“裕国足民”,“藏富于民”。参见“历史”中的“林则徐”。 林则徐电影文学剧本。原名《鸦片战争》。叶元作。1957年发表。1958年修改定稿,改名为《林则徐》。以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活动为中心,围绕着鸦片战争时期禁烟和抗英两大事件,表现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林则徐形象的塑造,较好地达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统一。 林则徐1785—1850清末政治家。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嘉庆进士.与龚自珍、魏源等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关心民间疾苦。1837年擢湖广总督,任内严禁吸食鸦片,成效卓著。1838年12月任钦差大臣,赴粤查办鸦片事务。次年6月3日到25日将所收缴英、美等国鸦片237万余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为防御列强入侵,与两广总督邓廷桢整顿海防,倡办义勇。翻译外文书报,编成《四洲志》。1840年1月任两广总督。6月鸦片战争爆发,挫败英国侵略广东的计划。因投降派诬陷被革职。1842年充军新疆,曾在新疆垦辟荒地,兴修水利。1846年重新起用,擢陕西巡抚、云贵总督,1849年因病回籍。1850年再次任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农民起义,途中病死于广东潮州。著作辑有《林则徐集》等。参见“政治学”、“文学”、“艺术”中的“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近代政治家,诗人。字元抚、少穆、石磷,晚号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嘉庆九年(1804)中举,十六年(1811)进士,历任编修、监察御史、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职,为官公正廉洁,关心百姓疾苦。道光十八年(1838)底,奉命赴广东禁鸦片,收缴梵烧鸦片230多万斤,并组织海防,击退帝国主义多次武装挑衅和进攻,成为当时禁烟运动和抗战领袖。鸦片战争全面爆发后,投降派得势,被朝廷革职发配西北伊犁。他在西北推动了边区经济发展,巩固了西北边防。道光二十五年(1845)被赦,并任陕西巡抚、云贵总督,1850年又被朝廷派往广西镇压太平军,途中病故。林则徐一生主要精力从事于政事活动,只是以空闲时间作诗。林则徐诗今存500余首,大都是友朋赠答,但其中渗透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一般来说他的诗是“气体高壮,风格清华”。后期诗由于特殊的遭遇,有一种凄惋苍凉的情调。 林则徐林则徐 (1785—1850),字少穆,又字元抚、石麟,晚号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人,父林宾日。3岁时,被父亲带到自己开的私塾里读书,7岁时开始写八股文,12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府试。1804年通过乡试成为举人,时年19岁。他曾应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邀请,任司书; 又受福建巡抚张师诚赏识,在其处呆了4年,还曾教过书。1811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后授编修。1820年,他首次出任地方官,由翰林院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又转任杭嘉湖道。历任两浙盐运使、淮海道,江苏、陕西按察使,河南、湖北、江宁布政使,河东河道总督和江苏巡抚等职。他为官清廉,秉公职守,大力改革。灾荒年份,他对饥民不以派兵镇压的方式,而是救灾放赈,以 “义仓”、“贷牛”、“为民请命” 等办法来解决; 他对贪污受贿、办事不力的官员严惩不怠; 认为农业的发展应首先兴修好水利工程。1836年,他署理两湖总督和湖广总督,厉行禁烟,配制戒烟药丸,收缴鸦片及烟具,收到了很大成效。在武汉查获烟土1200余斤,在两湖缴烟枪4300支。1838年6月2日,鸿胪寺卿黄爵滋上书道光帝以 《请严塞漏请求以培国本折》,请求禁烟。朝廷内外一片禁烟之声,林则徐是最坚决支持的一个。11月,他写 《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 一文上奏道光,主张对外杜绝走私,对内重治吸食,并指出鸦片“流毒天下,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茫茫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道光受震动,12月,令其入京讨论查禁事宜。经过几次召见,于月底任命林为饮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赴广州查禁鸦片。 林则徐公元1785—1850年清末政治家。字少穆,又字元抚,号竢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考中进士。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任职湖广总督期间,奉旨为钦差大臣,往广东查禁鸦片,在虎门烧毁英商鸦片237万斤。“鸦片战争”后,为投降派所诬陷,革职充军伊犁。在新疆期间,捐资修建阿齐乌苏大渠的哈什河龙口,可引水灌田数万亩。又往天山南路各城勘田,将60余万亩新垦官地拨交维吾尔农民耕种。同时倡修坎儿井,汉民称之为“林公渠”,提倡植棉织布,汉民称他改进的纺车为“林公车”。后被重新起用,先后任陕西巡抚、云贵总督。在新疆时,著有《荷戈纪程》、《回疆竹枝词》、《乙已日记》;另外著有《林文忠公政书》、《林则徐集》。 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人。任两广总督时因禁鸦片被陷害,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革职遣戍伊犁。捐资承修哈什河龙口工程,引水灌田数万亩造福于民。二十五年(1845)奉旨勘田,先后查勘丈量吐鲁番、库车、阿克苏、乌什、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开垦地亩,将新开垦的60余万亩土地交给维吾尔族农民耕种。将哈密郡王伯锡尔私垦地数千亩分与无地农民耕种。著有《回疆竹枝词》、《乙巳日记》等。 林则徐1785—1850鸦片战争时抵抗派首领。字少穆。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嘉庆进士。曾与龚自珍、魏源、黄爵滋等提倡经世之学。历任道员、巡抚、总督等职。为官清正,办事认真,比较了解社会情况和民间疾苦,具有爱国思想。1838年在湖广总督任内,严禁吸食鸦片,成效卓著,并上书道光皇帝,说明鸦片泛滥的严重危害和严禁鸦片的必要。同年12月底,受命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前往广东禁烟。1839年3月到广州后,在人民群众支持下,协同两广总督邓廷桢,迫使英国和其他国家烟贩缴出鸦片2万多箱,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为了解西方情况,派人翻译外交书报,亲自主持编译《四洲志》。主张对外商区别对待,鼓励正当贸易,严禁鸦片走私。为防范外国侵略者的乘机入侵,大力整顿海防,积极准备战守,并相信民心可用,组织团练,招募渔民,胥户丁壮5000人编为水勇,允许“人人持刀痛杀”侵略者。1840年1月,接替邓廷桢为两广总督后,曾多次击败英军的武装挑衅。鸦片战争爆发后,因广州防守严密,使英军未敢进攻。后遭投降派首领穆彰阿、琦善等人诬害,于同年10月被革职。次年,派赴浙江协办海防,不久充军新疆伊犁。在新疆期间,兴办水利,开辟屯田,建议兵农合一,屯垦戍边,以防沙俄对西北的侵略。1845年被重新起用,署理陕甘总督。次年,授陕西巡抚,1848年调任云贵总督,先后镇压了西北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起义。1849年因病辞职归里。次年,再度受命为钦差大臣,到广西镇压农民起义,在广东潮州途中病死。著作有《林文忠公政书》、《信及录》等。 《林则徐》电影文学剧本。吕宕、叶元编剧。以鸦片战争时期禁烟运动和抗英斗争为题材,表现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者的英雄业绩。道光时,湖广总督林则徐奉命赴广州禁烟,他在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将缴获的英商鸦片全部焚毁于虎门海滩。昏庸的道光皇帝偏信反禁烟派谗言,革去他的钦差职务,并将其发配新疆; 同时,派人与英帝国主义办理投降事宜。但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1841年,爆发了以渔民邝东山为首的广州三元里人民起义,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剧本较好地处理了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辩证关系,令人信服地塑造了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形象。全剧画面广阔,气势恢宏,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发表于1959年。 林则徐清代爱国官吏。1785年8月30日生于福建侯官。1804年中举,1811年中进士,历任地方官,颇有政绩。1830年任河南布政使,1831年任河东道总督,1832年授江苏巡抚,1835年和1836年任两署两江总督。1837年任湖广总督,1838年主张禁烟,11月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1839年任钦差大臣,抵广州虎门。6月30日在虎门销烟。20天中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64斤。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抵抗英军侵略。因遭诬陷,9月被革职,戍伊犁。1845年被起用署陕甘总督,1846年转任陕西巡抚,1847年升云贵总督。1849年因病辞职。次年任钦差大臣,1850年11月22日经广东镇压太平天国军途中病逝。享年65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