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柏梁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柏梁台《汉书·武帝纪》: “元鼎二年春,起柏梁台。”《汉书·食货志》: “乃作柏梁台,高数十丈。”《三辅黄图》: “武帝元鼎二年起。此台在长安城中北关内。《三辅旧事》云: ‘以香柏为梁也,帝尝置酒其上,诏群臣和诗,能七言诗者得乃上。太初中台灾。’ ”其遗址在今西安城西北约12公里处。 柏梁台汉未央宫中的殿台。位于未央宫北司马门内。汉武帝元鼎二年 (前115) 兴建。柏梁台以香柏为梁架,故名。此为木结构建筑,高数十丈。顶部装置了铜凤凰。汉武帝曾经在台上大摆酒宴,诏令文武大臣咏诗唱赋,为其歌功颂德。《古诗源》载录的 《柏梁诗》,据说作于此殿。武帝以“日月星辰和四时” 起句,以下由亲王、丞相、将军、御史大夫等逐次连接,创造了我国诗歌体裁的连句形式,后世称之为 “柏梁体”。柏梁台仅存十余年,太初元年 (前104) 毁于火灾。今柏梁台遗址在东柏梁村和西柏梁村一带,不断发现汉代瓦当及其他文物。 柏梁台汉未央宫台名。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春建。《三辅黄图》卷五说柏梁台“在长安城中北阙内”。《长安志》卷十二:“柏梁台在未央宫北。”毕沅注:“《玉海》引此有云《庙记》曰:在北阙内道西。”柏梁台铸铜为柱, 是一座高达二十丈 (合今约47米)的高台建筑。因此台建筑以香柏木为梁架,“香闻数十里”,故名。又因台顶之上置有铜凤凰, 故亦称为凤阙。相传汉武帝曾在柏梁台上举行酒宴, “诏群臣二千石有能为七言诗者,乃得上坐。”每人一句,句各七言,句末皆谐声,各述所职。如汉武帝云:日月星辰和四时;梁王云:骖驾驷车从梁来;大司马云:郡国士马羽林材;丞相云:总领天下诚难治;大将军云:和抚四夷不易哉;御史大夫云:刀笔之吏臣执之;太常云:撞钟击鼓声中诗;宗正云:宗室广大日益滋,等等。这种句为一韵的联句诗,自此始称为柏梁体。柏梁台仅存十余年,于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十一月乙酉,毁于火灾。《金石屑》卷三第4页,有“元鼎二年柏梁四九”砖文,为宋元丰三年吕大防得于汉长安故城,“四九”系陶工制陶之号数。柏梁台遗址在今西安市西北郊未央区未央宫乡卢家口村。该村在未央宫前殿西北,西傍汉城西城墙,村东现有一残存高约7米的夯土堆,可能是柏梁台故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