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柬埔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柬埔寨Jianpuzhai

位于中南半岛东南部,面积18.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00多万,有20多个民族,其中高棉族占80%。居民多信佛教。
地貌以平原为主,90%的土地海拔不到200米,只有北部和西部有山地。北为扁担山脉,海拔仅700米左右;西南部为豆蔻山脉,平均海拔1000米,山势陡峭。东部为向西倾斜的低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下。中部为平原,平均海拔110米,是由湄公河冲积而成,地势较下游高,排灌两利,是柬埔寨人口稠密的农业区。湄公河纵贯南北,在境内长500公里,大部分可以常年通航。洞里萨湖是中南半岛最大的湖泊,有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每年枯水期时湖水经洞里萨河注入湄公河,此时湖面面积仅2500多平方公里,水深不足2米;雨季时,湄公河水倒流入湖,湖面扩大到10000平方公里,水深达10~14米。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达2000毫米。森林覆盖率达74%,盛产柚木、铁木、檀木等名贵木材。矿物主要有金、磷酸盐、宝石等,但开采较少。
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90%左右。以生产稻米和橡胶为主,还生产玉米、木薯、棉花、胡椒、黄麻、烟草等作物。工业以碾米、纺织、食品为主要部门,大部分集中在首都金边。磅逊是新兴工业港口城市,建有炼油厂。

柬埔寨Kampuchea

东南亚国家。位于中南半岛南部。面积181035平方公里。人口740万(1987年),高棉人占80%。居民多信佛教。首都金边。东北部多高原,西北、西南部多山地,中南部为平原。洞里萨湖为东南亚最大湖泊。热带季风气候。落后的农业国。重要港市磅逊。

柬埔寨

全称民主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南部。北部和西北部与老挝和泰国接壤,东和东南部与越南为邻,西南濒临泰国湾。面积18.1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60公里。东北部为高原,中部和南部是湄公河下游平原和洞里萨湖平原。西北和西南为山地,大部分山区被森林覆盖。境内主要山脉有长山、扁担山、豆蔻山、象山等,最高峰奥拉山海拔1813米。洞里萨湖为中南半岛的最大湖泊,低水位时面积为2500多平方公里。湄公河在境内约500公里。沿海多岛屿,主要有戈公岛、隆岛等。属热带季风气候,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年平均气温29—30℃,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人口706万 (1986年),共有20多个民族,其中高棉族占人口总数的80%,少数民族有占族、普侬族、老族、傣族、斯丁族等。高棉语为通用语言。大多数人信奉佛教,少数人信奉伊斯兰教。首都金边。

柬埔寨

中南半岛南部国家,全称柬埔寨王国。1953年11月9日宣布独立。国土面积181035km2。海岸线长约460km。人口1143万(1998)。首都金边。1958年7月19日与中国建交。境内西部和北部是山地,海拔1000m左右;东北部是高原,海拔100~500m;中部、南部为平原。高原、平原和山地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9%、46%、25%。主要岛屿有43个。主要山脉扁担山,海拔700m左右。全国最高峰奥拉山,海拔为1813m。主要河流为湄公河,在境内长507km。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9℃,年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16℃。年平均降水量约2000mm。5~10月是雨季,降水占全年80%以上。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1998年国民生产总值28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52美元。工业基础薄弱,1998年工业总产值18400亿瑞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12%。1998年12月汇率:1美元=3800瑞尔(柬货币)。主要工业产品为成衣出口。1998年成衣出口额3.6亿美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第1大支柱。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5%,可耕地面积670万hm2。1998年农业总产值为46060亿瑞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85%。现全国共有各类学校6294所,学生235万人,教师6.2万人。其中小学5026所,学生201万人,教师4.3万人;初中350所,学生13万人,教师8385人;中专125所,学生17万人,教师8400人;大学9所,学生1.1万人。柬埔寨2004年人口1340万。独立节11月9日。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45.75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88美元。通货膨胀率3.9%。失业率10%。工业、服务业产值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34.2%。制衣业为最大工业,2004年制衣业出口额18.63亿美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