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柳篱挂淤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柳篱挂淤早期水土保持工程。柳,即沙棘的别名醋柳,是指采用植物措施形成植物篱,引洪淤地成柳篱堤坝的一种水土保持工程,是目前推广的柔性坝工程的雏形。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在水土保持学家、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农林部的专门委员任承统指导下,进行柳篱挂淤试验项目,在吕二沟口外冲积扇左侧采用沙棘(醋柳)种植长80米,宽15米的植物篱进行试验,形成了柳篱堤坝,挂淤抬高堤顶高出地面0.5~1米,效果很好。此后,在该实验区龙王沟口外河滩采用柳篱挂淤方法淤漫沙石河滩为良田,淤出土地400多亩(到20世纪80年代末保存面积100亩左右),成为农林部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的科研场所,建成优良苗木及草种繁殖场。此项工作促进了在天水市城南郊长约15公里的藉河滩留淤造田的发展,创建出河滩造地工程的典型。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树木育种学家、中国水土保持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叶培忠教授在天水吕二沟口,也进行了著名的沙棘植物篱挂淤试验(即柳篱挂淤),取得了重要成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