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柳边纪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柳边纪略又名《全辽备考》。地理杂志。清杨宾(1650—1740、9)撰,五卷。宾字可师,号大瓢,一号山阴耕夫,浙江山阴人。著有《金石源流》、《晞发堂稿》。柳边,即清代柳条边。指清初为防止内地人入山采参而设置的,由开原至今吉林市北的一道柳条篱笆。康熙初,杨宾父坐罪被放逐于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是书所记为其前往省视其父时的一路见闻。书成于康熙后期。约五十五万字。冠有自序。正文记述柳边内外形势、山川、官制、驿站、物产、风俗等。为现存最早的记述清代吉林、辽宁广大地区地理山川、物产风俗的私人著述。首叙柳边起止,二十一边门位置,次叙由京至宁古塔二千八百七十八里,四十六站及区间里数。书中所记宁古塔所统三十六个民族部落名称及所处区域,记宁古塔东北、鞑靼海岸八个部族入贡情况以及与宁古塔的政治、经济联系等,均为研究东北史地重要资料。对鞑靼海产海豹皮、黑龙江大发哈(大马哈)鱼、席百北大鹿等东北特产,各族人婚姻、待客、宗教活动等习俗都有较详记载。卷末附七十五首诗,以时间为顺序,多为抒怀之作。地理记载有疏失,如不知黄龙府曾设于开原,呼叆江(今叆河)为鸭绿江等。有《昭代丛书》本、《辽海丛书》本和《小方壶斋舆地从钞》等本。 柳边纪略历史地理著作。清杨宾撰,五卷。作者自序称:“柳边者,插柳为边,犹古之种榆为寨,而以之名其书者,以柳边为宁古塔境也。”此书记清初盛京、宁古塔、瑷珲三将军所辖地区,即柳条边内外的形势、山川、官制、兵额、城堡、驿站、部落、寺庙、贡赋、民情风俗等。作者的父亲因获罪流放于宁古塔,从江浙来此探父,后其父去世,归葬中原,因念耳目所闻、见有宜书者,遂成此书。书中对古迹所在、流人遭遇尤为注意。此书保存了大量史料,可资治东北地史者参考。此书版本较多。其中《辽海丛书》本较为通行。 柳边纪略书名。清杨宾撰。五卷。成书于康熙(1662—1722)中叶。记载东北地区风俗、明代建置及清初满洲字及老档之名称。对研究清初东北部分地区情况有参考价值。有《丛书集成初编》本、《昭代丛书》本、《国学文库》本、《仰视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本、《辽海丛书》本、《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柳边纪略书名。清杨宾撰。成书于康熙中叶。5卷。记述了清初盛京、宁古塔、黑龙江三将军辖区,即柳条边内外满族居住地区之山川、形势、官制、兵额、城堡、驿站、部落、寺庙、贡赋、物产、民情、风俗及文化等情况,尤详于古迹、流人遭遇。对研究清初东北地区满族发展史、文化史有参考价值。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