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柴家坪遗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柴家坪遗址

位于天水市北道区伯阳乡柴家坪村渭河高阶地上,高出今日河床约100米,面积13000平方米。文化层厚1—2.8米,地表散落泥质红陶、灰陶和夹砂粗陶片。1967年出土红陶塑人面形器,器高15厘米,为罕见的原始雕塑艺术珍品,属马家窑类型。此外还出土尖底瓶、双耳罐等,属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柴家坪遗址

仰韶文化、原始公墓和村落遗址。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麦积区伯阳镇柴家坪村东的东坪沿河第一台地上。1956 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调查发现。高出河床百米许,总面积16 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 1~2.8 米。断崖、沟渠可见灰层、灰坑、白灰地面和红、灰陶片。北部多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遗存。南部除仰韶文化遗物外,多齐家文化遗存。出土石刀、石斧、陶罐、陶壶等。1967 年于北部出土 1 件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塑人面,脸部塑作细致、造型精练,已能塑出眼睑、鼻准,上唇薄而下唇微厚。1971 年出土 1 件小口尖底瓶,口径 9 厘米、肩宽 19 厘米、通高 41.5 厘米,泥质橙黄色陶,喇叭口。齐家文化遗物有夹砂双耳红陶罐,另外出土许多红陶片及少量灰陶、夹砂粗陶片,多蓝纹、绳纹、刻划纹和附加堆纹,遗址保护情况良好。

柴家坪遗址

柴家坪遗址

位于天水市北道区伯阳乡柴家坪村渭河西岸阶地上。面积13 000平方米, 文化层厚1~2.8米。地表散布红陶、灰陶和夹砂粗陶片。纹饰为篮纹、绳纹、刻划纹。出土器物有红陶侈口尖底瓶、夹砂红陶高颈双耳罐等。1967年出土陶塑人面形器,红陶质,器高15厘米,两耳间距15厘米,额宽而下尖,耳大,下垂处钻有小孔、眉骨隆起,双目为镂雕横长圆孔,眼距较近、鼻梁呈窄直三角形,嘴较大,镂空作呐喊状,形象自然,表情生动,是罕见的原始雕塑艺术珍品。属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遗存。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