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柴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柴胡radix bupleuri辛凉解表药。出《神农本草经》。见《安骥集药方》。又名地熏、山菜、茹草。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 B.scorzonerifolium Willd. 等的根或全草。生用、酒炒或醋炒用。主产辽宁、甘肃、河北、河南、湖北、江苏、四川等地。苦, 微寒。入肝、胆经。功能解表退热, 疏肝解郁, 升提阳气。主治: ❶外感风寒, 寒郁化热, 配葛根、甘草、黄芩、白芍药、羌活、白芷等, 如柴葛解肌散。 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根或全草。前者主产于辽宁、甘肃、河北、河南;后者主产于湖北、江苏、四川等地。苦、辛,微寒。归肝、胆经。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之功。主治下列病证: 柴胡Chinese thorowaxBupleurum chinense DC.,又称北柴胡。伞形科,柴胡属。多年生草本。分布于东北、华北、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省区。生于较干燥的山坡上。植物主根粗硬。茎多丛生,实心,上部多分枝,且稍呈左右弯曲。基生叶早枯,中部的叶倒披针形或窄椭圆形,有7~9条平行叶脉。复伞形花序;总苞片缺或有2~3片,小苞片5片;花黄色,双悬果呈椭圆形,棱窄翅状。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但能耐寒。栽培条件宜选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种子繁殖,培育2年后,可采挖。其根为解热药和镇痛剂。 柴胡中药材名称。别名硬苗柴胡、竹叶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茎直立,高40~90厘米,上部弯曲多分枝。果实为长圆形的双悬果,具棱脊,熟后褐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根直立,有不规则的侧根,外皮红褐色。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野生于较干燥的山坡、林中空隙地、草丛、路边、沟边等地。耐寒性强,抗干旱,怕水浸。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透表泄热之功,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的治疗。天水市柴胡主要分布在清水县西部的贾川、金集及秦安县的云山,张家川县的张家川镇,麦积区林缘区的党川、利桥、东岔、三岔,秦州区的秦岭、关子等乡镇,种植面积在1万亩以上。 柴胡别名狭叶柴胡。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主根圆锥形,茎多分枝,叶互生,花小黄色,果长卵形棕黄色。全疆有分布。具有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的功能。药用根。主治感冒、怕冷发热、眩晕头痛、胸肋痛、急性胆囊炎、胃下垂、子宫下垂、副鼻窦炎、月经不调等病症。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