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核桃栽培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核桃栽培史history of walnut growing核桃(Juglans regia L.)古名胡桃,最早见于东汉马融《西第颂》。核桃一名至宋代的文献中始见著录。古籍中还记有“羌桃”、“万岁子”等别名以及核桃的梵文音译“播罗师”。 吉林省吉林市出土商周核桃 对核桃品种的分类,一向没有固定标准。因此,典籍中很少记载核桃的品种名称。不过,人们很早就注意到核桃果壳(植物学上的内果皮)的厚薄,认为核桃的品质以“壳薄仁肥”者为好。而且早在3世纪即已出现了薄壳核桃品种,清代的典籍中还记有露仁核桃。 古代采用实生或嫁接法繁殖核桃。实生繁殖须选品质优良的核桃,留在树上,俟其充分成熟,外果皮裂开,自行掉落者做种。采用育苗移栽法,于农历十月开穴播种,穴深约7~10厘米,穴中先施种肥,并于穴底置一瓦片,目的在于避免直根入地过深,以利于日后移栽。嫁接繁殖在南宋的文献中始见记载。所用砧木为本砧或枫杨。据说用枫杨做砧木易于成活,且达结果年龄早。 核桃除作为果品食用外,古代也入药用。早在南北朝时,即已用核桃的种仁榨油。核桃油在早期系用来调制绘画原料;至清代,典籍中始见有核桃油供食用的记载。核桃树木材坚硬,古代用来制家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