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格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格五古代博戏之一。亦称“簺”。玩时二人各以五子相对而博,掷彩行棋,彩有四种:塞、白、乘、五,至五格不得行。此戏汉代已流行,直到清代儿童中还多有玩者,各用棋子五枚,或黑或白,共行中道,一次移动一步,遇到对方棋子时就跳过去,先抵达敌境者为胜。 格五又称“簺”,中国古代的一种博戏。用棋子十二枚,两人同玩。《汉书.吾丘寿王传》注:“格五,棋行。簺法曰:“簺白乘五,至五格不得行,故云格五。”据《通俗编.俳优》记:“格五,……今儿童以黑白棋各五,共行中道,一移一步,遇敌则跳越,以先抵敌境为胜。即此。 格五汉代博戏。汉武帝时,吾丘寿王以善格五被召至长安任待诏。对于格五的解释各人不一。《汉书》苏林注格五曰:“博之类,不用箭,但行枭散”,似类于陆博。孟康则注曰:“行伍相各”,似类于后代之跳棋。刘德则注曰:“格五,棋行。《簺法》曰簺白乘五,至五格不得行,故云格五。”解为簺,即四塞围子之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