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桃花坞年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71 桃花坞年画产于苏州的木刻年画。明代就是刻印年画的中心,产品曾远销日本。到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更为兴盛,并树立起自己的风格,被称为“姑苏版”。因集中于桃花坞地方生产而得名。产品多销往农村。题材广泛,如门神画《秦琼和尉迟恭》;描绘风光和社会风俗的 《姑苏万年桥》、《姑苏玄妙观》、《阊门图》、《西湖十景》等;描绘戏剧演出的《血溅鸳鸯楼》等。其特点是兼用着色和彩色套版,具有木版插图的传统,部分作品受欧洲铜版画影响,画风细致。 桃花坞年画Taohuawu nianhua流行于我国江南的一种年画,因产于苏州的桃花坞得名。桃花坞年画始于明代后期,盛行于清雍正、乾隆年之后。清末,由于石印技术的兴起,使以雕印套色为特色的桃花坞年画逐渐衰落。桃花坞年画早期有手绘和版印两种,咸丰年间发展了木版水印年画。产生了众多有名的作坊、画铺。盛时年产量达数百万张,销往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桃花坞年画以雕印套色为主,绘制精美。《苏州万年桥》、《西湖十景图》等,还吸收了西洋铜版技法和透视法。桃花坞年画题材丰富,“巧画士农工商,妙绘财神菩萨”,“尽收天下大事,兼图里巷所闻。”内容有戏文故事、人情风俗、时事新闻、美人、娃娃、灶君、神马等。桃花坞年画善用粉红、粉绿等色,显示出艳丽、明快而又典雅的风采。 桃花坞年画为江苏省苏州市传统民间美术作品。已有300多年历史。因最初为苏州桃花坞大街一作坊生产,故名“桃花坞年画”。先由画师作画稿,再由艺人刻在梨木版上,每版一色,颜色多选用大红、大绿、桃红、棕黄、宝蓝等色,题材多为民间故事、神像、戏文。表现手法有强烈的象征性与夸张性。以构图丰满,色彩鲜艳和浓郁的民族民间艺术风格著称于世。作品深受农民欢迎,并受到海外人士喜爱。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