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桓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桓宽字次公。西汉汝南(郡治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宣帝时为郎,官庐江太守丞。有《盐铁论》六十篇,为讨论盐铁问题的记录。时西汉后期,文学绝少生气,《盐铁论》虽属政论,却质朴浑厚,简洁流畅,新颖别致,富有文学意味,是当时唯一可贵的作品。 桓宽西汉学者。生卒年不详。字次公。汝南(郡治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治《公羊春秋》,博通善文,宣帝时任为郎,官至庐江太守丞。他根据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召开的盐铁会议记录和从同乡朱子伯处了解的会议情况,撰写了著名的《盐铁论》,保存了西汉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要资料。桓宽虽然明显地站在贤良文学方面,但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与郡贤良、文学们的争论。 桓宽生卒年不详字次公。西汉汝南(今河南省汝南县境)人。宣帝时任为郎,官至庐江太守丞。学识渊博通达,善属文。汉昭帝始元六年二月,召集全国的文学、贤良60余人到京师,与御史大夫桑弘羊等共议盐铁事,互相诘难。当时会上议论颇多,内容庞杂,桓宽集其所论,著数万言,名《盐铁论》,全书共60篇,认为治国之道应以仁义为本,以趋利为末;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是一部既有历史意义,又有文学价值的著作,它继承了先秦论辩散文的优良传统,采用对话形式,层层深入,为古代论辩散文的重要作品。 桓宽生卒年不详西汉经济史学家。字次公。汝南上蔡(今河南上蔡)人。治公羊春秋,学识渊博,宣帝时官至庐江太守丞。他据昭帝始元六年(前81)盐铁会议的记录,把关于盐铁官营利弊的辩论资料,进行补充和加工整理,以对话形式编撰成《盐铁论》一书。据《汉书·田千秋传赞》说,桓宽写这部书是“欲以究治乱,成一家之法”。他是站在桑弘羊的反对派立场上写《盐铁论》的。贤良、文学在辩论中所阐述的儒家思想,经过桓宽的“推衍”、“增广”,更加全面系统。但这部书不仅阐述了西汉中期的儒家思想,同时也保存了不少西汉中期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及有关桑弘羊的史料。对研究西汉时期经济、政治,特别是对研究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有重要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