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梅兰芳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238 梅兰芳1894—1961

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名澜,字畹华,原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出身京剧世家,8岁学戏,从师朱霭云、吴菱仙、陈德霖、路三宝、乔蕙兰、王瑶卿。10岁登台,本工青衣,兼演刀马旦,戏路宽广、文武昆乱皆精。早年排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一缕麻》等,还演出昆剧《思凡》、《春香闹学》以及古装戏《天女散花》、《黛玉葬花》等。曾先后赴日、美、苏等国进行访问演出,是把中国京剧传播到国外的第一位艺术家。抗日战争期间,在敌伪统治下蓄须明志,拒绝演出,表现了民族气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学校校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等职。梅兰芳扮相清秀俊美,嗓音甜润响亮,善于刻画古代社会上层妇女雍容华贵的风神仪态。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洛神》、《游园惊梦》、《抗金兵》、《穆桂英挂帅》等。梅兰芳是一位艺术革新家,把各行旦角(青衣、花旦、闺门旦、贴旦、刀马旦)的表演技术全面地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新行当——“花衫”,丰富了旦角的表现能力和艺术手段,使旦角的表演艺术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形成了风行全国的家喻户晓的“梅派”。其风格特点是典雅大方,雍容华贵,妩媚俏丽。在京剧剧目、京剧音乐、舞蹈艺术、舞台美术等方面均有突出的革新与创造。其艺术成就对中国现代戏曲艺术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与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合称为 “四大名旦”,梅列为首席。继谭鑫培之后被誉为“伶界大王”,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称之为“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梅派艺术标志着中国京剧艺术的高峰,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威望,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梅兰芳体系,与苏联的期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的布莱希特并称为世界戏剧三大体系。弟子有李世芳、言慧珠、梅葆玖、杜近芳、魏莲芳、张君秋、沈小梅、丁至云等。

梅兰芳1894—1961

京剧演员。名澜,字畹华,原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出身于京剧世家,8岁学戏,10岁登台。继王瑶卿之后,完成了京剧旦脚演唱和表演上的重大革新,形成独具风格的“梅派”艺术,影响很广。功底深厚,文武昆乱兼长。曾先后赴日、美、苏等国演出,是把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并获得国际盛誉的第一个戏曲表演艺术家。抗日战争时身居沦陷区,蓄须明志,拒绝演出,表现了民族气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京剧院院长等职。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论著编为《梅兰芳文集》。

梅兰芳1894—1961

现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名澜,字畹华,原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出身京剧世家。四大名旦之一。其艺术流派世称“梅派”。解放前曾赴日、美、苏等国进行文化交流。抗战期间,在敌伪统治下畜须明志,拒绝演出,表现了民族气节。解放后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副主席。《梅兰芳文集》和《舞台生活四十年》是研究其思想的主要资料。其艺术伦理思想主要有:(一)互相协助,扶持后辈。在舞台上以暴露别人的弱点来显示自己的机灵,会“破坏观众的情绪,影响业务的发展,可以说是损人而不利己”(《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一集第169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61年版)。对后辈艺人要积极扶持,及时指出其缺点,不能让他胡涂一辈子。(二)学海无涯,勤学苦练。演技无止境,“要获得艺术上的成就,必须有奋斗的意志,和苦学的精神” (同上书,第159页),没有其他捷径可走。(三)不能满足现状。只有不断的苦学,艺术才会丰富起来。他提出的这些演员道德规范,是他生活实践的总结。

梅兰芳1894—1961

京剧演员。名澜,字畹华,原籍江苏泰州。出身于北京梨园世家。八岁学戏,十一岁登台。擅长演青衣、花旦和刀马旦等角色。早年在上海演出时,受文明新戏之影响,开始排演了第一个时装新戏《孽海波澜》,其后又续排《邓霞姑》、《一缕麻》等时装戏,反映妇女的悲惨命运。继王瑶卿之后,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影响很大。其唱腔妩媚高雅,音色明朗圆润; 塑造的虞姬、杨玉环、洛神等贵妇形象尤有光彩。人称其独特艺术风格为“梅派”,与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一起,有“京剧四大名旦”之誉,且居于四人之首位。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洛神》、《游园惊梦》、《抗金兵》。抗日战争期间留居香港、上海,在敌伪统治下蓄须明志,拒绝演出,表现了民族气节。为加强国际艺术交流和向世界介绍中国戏曲艺术,曾三次赴日本,两次赴苏联,一次赴美国访问演出,获得很高的国际声誉。美国波莫纳学院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均授以其名誉文学博士学位。结识的著名艺术家有市川猿之助、高尔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萧伯纳、布莱希特、卓别林等。解放后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所著论文编为《梅兰芳文集》,常演剧目编为《梅兰芳演出剧目选》,另有自述传记《舞台生活四十年》。

梅兰芳

梅兰芳 (1894—1961),名澜,字畹华。江苏泰州人,生于北京。出身京剧世家。8岁开始学戏,11岁便登台。曾拜陈德霖为师,兼演刀马旦。在50余年的舞台实践中,他勇于创新,大胆巧妙地把各种旦角的表演艺术融合在一起,使旦角的演技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 “梅派”,为四大名旦之一。曾先后赴日、美、英等国进行文化交流。抗战期间留居香港、上海,曾蓄须明志,拒绝给日伪演出。建国后,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擅演剧目有 《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抗金兵》、《宇宙锋》等。所著论文编成 《梅兰芳文集》,常演剧目编为 《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另有自述传记 《舞台生活四十年》。

梅兰芳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江苏泰州人,生于北京。出身京剧世家。8岁开始学戏,11岁便登台。曾拜陈德霖为师,兼演刀马旦。在50余年的舞台实践中,他勇于创新,大胆巧妙地把各种旦角的表演艺术融合在一起,使旦角的演技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梅派”,为四大名旦之一。曾先后赴日、美、英等国进行文化交流。抗战期间留居香港、上海,曾蓄须明志,拒绝给日伪演出。建国后,任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擅演剧目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抗金兵》、《宇宙锋》等。所著论文编成《梅兰芳文集》,常演剧目编为《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另有自述传记《舞台生活四十年》。

梅兰芳

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1894年10月22日生。1961年8月8日病逝。原籍江苏省泰州县,生于北京。8岁学戏,10岁登台,19岁成名。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对唱、念、舞、音乐、服装、化妆等方面不断创新发展,形成独特风格,世称“梅派”。1915年起编、演古装新戏,一生上演剧目近400出。20世纪20年代起,陆续编创新腔,改革乐队。30至50年代间,多次赴日(1919、1924、1956)、美(1930)、苏联(1935)等国进行文化交流。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1次会议。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副主席、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梅兰芳
主要责任者: 胡莲玉
责任方式: 著
出版者: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 南京
字数: 190 千字
页码: 1-268
开本: 32
中图分类号: K825.78
语种:中
定价:24.00
出版时间:2013-04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
丛书责任者:宋林飞
丛书责任方式:总编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之一,共收录64条词条。
被引频次:1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