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梨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梨园唐代禁苑园林和教习宫廷歌舞艺人之所。一处位于长安光化门之北的禁苑中,另一处在蓬莱宫侧宜春院。唐初,是宫廷的风景园林,园中有宫殿、球场、梨园亭等,是皇帝游赏、娱乐之所。景龙时,中宗曾命臣下入园分朋拔河为戏,景云中,由临淄王李隆基、嗣虢王李邕、驸马杨慎交、武秀等人组成的球队曾与吐蕃球队进行过比赛。开元以后,置院于梨园,教习乐舞,玄宗自任梨园崔公(一称崖公),下设编辑和乐营将(又称魁伶),前者负责编撰节目,李白、贺知章都曾参加过创作; 后者负责培养乐舞艺人。李龟年、雷海青、公孙大娘均任过乐营将。由于玄宗精通乐律,于听政之暇,亲加教习,故其中学艺之人又称“梨园弟子”或“皇帝弟子”。梨园弟子中有坐部、立部、小部、男部、女部以及舞部之分,实际上梨园是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座皇家音乐、舞蹈戏剧学院。 梨园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地方。一在长安光化门北禁苑中,有广场,兼可拨河、打球。见《旧唐书·中宗本纪》。一在蓬莱宫侧宜春院,其中分设男女二部。玄宗曾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人和宫女数百人于梨园学歌舞,有时亲加教正,称为“皇帝梨园弟子”。后人称戏班为梨园,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 梨园唐代宫廷乐舞培训机构。因设在禁苑的梨园中而得名。“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此院 ” 梨园弟子统由指派的中官主管,玄宗每有新曲,常交梨园演奏,并亲自指导排练。梨园还设有 “小部音声”,是由 “梨园法部所置,凡三十人,皆十五以下”。属幼年培训班。此外在宫外还设有“梨园别教院”约1000人,属长安太常寺,技艺水平比宫廷梨园略低一筹; 洛阳太常寺亦有个“梨园新院”,有1500人,其专业为演奏一般的俗乐,技艺水平不是很高,其中优秀人材才可能入选教坊的坐部伎。安史之乱后,779年梨园解散,一部分人留归太常寺。后人称戏曲表演场所为 “梨园”、艺人为 “梨园弟子”,戏曲界为 “梨园行”、戏曲表演世家为“梨园世家”都溯源于此。 梨园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地方。玄宗曾选乐工300人和宫女数百人,教授乐舞于此,亲自订正声误,号“皇帝梨园弟子”。梨园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禁苑中。当时好的乐工多出身于梨园。后世将戏曲界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 梨园原为地名。唐玄宗李隆基时专门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地方。处在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光化门北禁苑中。内有梨树果园,供皇家饮宴游乐。另一处在蓬莱宫侧宜春院,其中分设男女二部。李隆基不仅喜爱歌舞,而且通晓音律,自登基后(公元714年),更加提倡,并选坐部仔子弟300人和宫女数百人于梨园学练歌舞,有时亲加教正并司鼓。被选入的歌舞艺人称为“皇帝梨园弟子”。后人称戏班、戏院为“梨园”,戏曲界为“梨园界”、“梨园行”。将戏曲演员称“梨园子弟”或“梨园弟子”。 梨园西汉苑囿园林名。云阳(今陕西淳化县)西北三十八里车箱坂下,因有梨园一顷,数百株,青翠繁密,故称。 梨园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场所。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光化门北禁苑中。一在蓬莱宫侧宜春院。其中分设男女二部,玄宗曾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人和宫女数百人于梨园学歌舞,有时亲加教正,称为“皇帝梨园弟子”。梨园有编辑(负责节目的选撰);乐营将(负责培养演员);梨园弟子(演员)。分坐乐部、立乐部等。后人称戏班为梨园,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