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森林覆盖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森林覆盖率Senlin fugailu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森林覆盖的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一个区域林业资源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这里的“森林”通常指那些以乔木为主构成的植物群落。在我国许多地方往往也将灌丛包括在内。森林覆盖率的大小常与区域内水热条件的组合有很大相关性,在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小的时期尤其如此。一般规律是由沿海湿润地带向内陆干旱地带递减。但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许多原来覆盖率很高的地区,却由于人类的大量采伐而降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如南美亚马孙河流域的巴西,非洲的喀麦隆、马达加斯加等。目前全球森林覆盖率平均为22%。实践证明,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如果分布均匀,就能为农业、牧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可减少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 森林覆盖率又称“森林覆被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森林总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表明森林资源丰富的程度,也是确定森林经营和开发利用方针的依据之一。 森林覆盖率rate of forest cover又称森林覆被率。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各国对森林覆盖率的算法不完全一致,有的国家只计算成片林的覆盖率,有的国家除包括成片林外,还把防护林带、灌木林、疏林地、农区小片林也列入森林面积。联合国粮农组织《关于世界森林资源清查规定(1968~1972)》中规定森林系指郁闭度0.2以上的郁闭林,不包括疏林和灌木林。中国《森林法实施细则》规定:“森林面积是指郁闭度0.3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经济林地和竹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也列为森林面积。” 森林覆盖率又称森林覆被率,它是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表明土地被林木绿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森林资源丰富程度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森林面积,除包括成片种植林木的森林面积外,还包括零星植树的折合面积和属于农作物种植业的果、茶、桑的面积。一般说来,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且分布均匀,就可以起到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御自然灾害的作用。我国森林面积约为18. 3亿亩,森林覆盖率为12.7%,世界平均为22%,我国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居第120位,是森林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我国森林资源少,而且分布不均匀,因此,保护现有森林,大力造林、育林,积极扩大森林面积,严禁乱砍滥伐林木,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森林覆盖率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和林地占有程度的重要标志。又称森林覆被率。通常以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表示。一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在30%以上,而且分布均衡,才能生产大量木材和起到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保证农业稳定发展的作用。据统计,1994年全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为31.7%。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苏里南,达96.1%,最低的是埃及,几乎为零。从各大洲看,南美最高,达48.2%,其次为北美(40.5%)、欧洲(33.5%)、非洲(24.3%)、大洋洲(23.6%)、亚洲(20%)。1999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为16.55%,以台湾省最高,达55.1%。森林覆盖率不足1%的省(区)为青海(0.35%)、新疆(0.79%)。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