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楚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42 楚歌古代的楚地民歌。《诗经》的“周南”、“召南”中就包含了一些楚歌,如《汉广》、《螽斯》、《摽有梅》等,隔句用一“思”字,“兮”字缀在句末,很有规律,在形式上很有特色,其他流传下来的楚歌如《接舆歌》、《孺子歌》、《越人歌》、《徐人歌》等都保持了楚地民歌的艺术特色。与当时四言为主的中原地区民歌在形式和风格上都有不同。 楚歌古代楚地民歌。《诗经》 中的 《汉广》、《螽斯》、《摽有梅》 等篇,其它古籍中保存的 《接舆歌》、《孺子歌》、《超人歌》 等,都是楚歌。隔句末尾有规律地运用 “思” 字、“兮” 字作语助词; 受楚地“巫歌” 影响,地域色彩浓郁,形式和风格均不同于中原地区的民歌。屈原在此基础上创立楚辞体诗。 楚歌西汉时期传入长安并且相当流行的地方音乐。汉王朝的开国者多为楚人,喜好楚声,随着长安立都,楚歌也传入长安,由宫廷至民间成为时尚。楚歌多慷慨激昂,奔放浪漫,阮籍将楚歌称为“踏水赴火之歌”。汉代流行的《大风歌》、《安世乐》、《瓠子之歌》、《太一之歌》、《天马歌》等,基调都是楚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