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概率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概率论数学的一个分支。从数量侧面研究随机现象(见“随机事件”)规律性的学科。起源于17世纪,当时讨论博奕和游戏中的数学问题,主要是排列、组合问题。19世纪之后,日益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国民经济以及军事技术等各个部门。与其他学科结合发展成不少边缘学科,如生物统计、统计物理及数学地质等。还是许多新的重要学科的基础,如信息论,控制论,可靠性理论和人工智能等。 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一门学科。所谓随机现象即指在一定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其结果未必相同的现象。概率论是应实践的需要而发展和产生的。17世纪中叶,巴斯加Pascal,1623—1662和费马(Fermat,1601—1665)等研究了随机博奕;以后特别是18世纪以及19世纪初,概率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奠定了现代概率论的基础,并形成了随机过程论、信息论等新的分支。概率论中的最基本概念是“概率”,也叫“几率”、“或然率”,是随机事件的或然性或可能性的数值估计。比如掷一颗骰子得1,2,3,4,5,6点,并将它对应于{1, 2, 3,4,5, 6}这样一个集合,而事件的概率表示集合中各子集合的测度,且整个集合的测度为1,即若骰子是均匀的,则发生{1},{2},…,{6}事件的概率均为1/6,发生{1,3,5}的概率为1/2。目前,概率论广泛地影响着数学其它分支学科的发展,而且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如物理学、统计学、运筹学、生物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的数学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