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樗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樗蒲博戏之一,因以“樗”(臭椿树)木为博具而得名。亦作“摴蒱”、“摴蒲”。博具包括子、马、五木。玩时限以二关,每人执六子,先用五木掷彩,彩分十种,卢、雉、犊、白为贵彩,其余是杂彩; 贵彩获得连掷、打马、过关的机会,杂彩则不行。关于樗蒲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老子入西戎时所创;一说是北方胡人博戏,后传入中原的。制作材料由最初的樗木发展为玉、石、象牙、骨等多种。樗蒲盛行于魏晋时代,晋末陶侃曾下令禁止,将樗蒲博具都投入江中。唐人李肇作《唐国史补》 载有此戏的具体玩法、规则。后世 “樗蒲” 一词已成了各种赌博的通称。 樗蒲又作“摴”、“摴蒲”、“摴”。中国盛行于汉、魏时期的一种博戏。器具有子、马、骰。人执六马,用五骰执采。卢、雉、犊、白为贵采,开、塞、塔、秃、撅、枭为杂采。贵采得连掷。得打马,得过关、杂采则否。 樗蒲古代博戏,又叫樗蒱。汉代长安即有樗蒲之戏,昭宣二帝时,京兆尹有一古生任都掾史四十余年,精于樗蒲之术。东汉马融曾作《樗蒲赋》言:“昔有玄通先生,游于京都,道德既备,好此樗蒲。”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