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丘逢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75 丘逢甲1864—1912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仙、仲阏,后改号仓海,辛亥后以仓海为名。台湾人。光绪十五年中进士,授工部主事,返台讲学,入巡抚唐景淞幕。甲午战败,清廷割台,丘与当地士绅联名驰电抗议,并组织义军抗击登台日军,兵败内渡。曾任两广学务处视学、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等。民国成立后,以广东代表身分赴南京,参与筹组临时政府,被推举为参议院议员,旋返乡,病卒。其诗苍凉悲慨,凌厉豪迈,充满爱国激情。也有清新秀丽之作,《台湾竹枝词》等作还具有民歌风味。著有《岭云海日楼诗钞》,今人有点校本。今人尚有《丘逢甲诗选》。 丘逢甲1864—1912字仙根,号沧海,台湾苗栗人。光绪进士。因无心于仕途,回台中、台南各书院讲学。中日战争爆发后,担心台湾安危,忧愤而言:“日人野心勃勃,久垂涎于此地,彼讵能恝然置之乎”。强调一旦发生不测,应人自为战,家自为守,并开始训练乡团,准备抗击日寇。《马关条约》签订后,“痛詈清廷之负台民”,邀请地方绅士共商守台保民之策,并组织领导绅民千余人,列队到巡府衙门,要求巡抚唐景嵩主持抗日大计。光绪二十一年五月(1895年6月)他闻唐景嵩逃走,感愤至极。不久率义军与日寇激战,全军尽丧,无力与日军再战,撤回内地,定居广州。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任广州军政府教育部长。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被选为参议院议员。旋病逝。 丘逢甲1864~1912近代诗人。又作邱逢甲,字仙根,号蛰仙、仲阏,别号沧海君、南武山人。台湾漳化人。光绪十五年进士,授工部主事,曾讲学台中、台南各书院。中日甲午战起,在乡督办台练,后率台湾士民抵抗日军,抗战十二昼夜,兵败后内渡广东,兴办学校,推行新学,被举为广东教言总会会长。民国成立,赴南京,曾任参议院参议。后因病返粤,卒。有《岭云海日楼诗钞》等。工诗,作品近万首,多抒写反帝爱国、忧时愤世之情,感情真挚强烈,气魄沉厚雄伟,且勇于创新,不受传统束缚,与黄遵宪同为“诗界革命”巨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