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正始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350 正始体又称正始之音,三国魏后期的文学风貌,因始于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240—248)而得名。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正始明道,诗杂仙声,何晏三徒,率多浮浅。唯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故能标焉。”讲明了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一些正始作家,于老庄哲学风行之时,处于统治阶级政治高压之下,独能继承建安文学遗风,表现时代精神与现实生活,而又往往以隐蔽曲折的手法表达自己不满于现实的彷徨苦闷心情,概括了正始文学的风格特点。 正始体又称“正始之音”。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的一种诗风。代表诗人为阮籍、嵇康。当时,老庄哲学风行,宣扬虚无思想的诗歌泛滥,阮籍、嵇康在这种风气中能用隐蔽的笔法,抒写自己的不满现实与彷徨苦闷的心情,成就较大。 正始体又称“正始之音”,三国魏后期的一种诗风。因为它开始出现于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240~249),故名。代表这种诗风的主要是阮籍与嵇康的诗歌。当时司马氏集团与曹魏争夺政权的斗争日趋尖锐剧烈,在思想界,老庄哲学乘儒家思想统治削弱之机迅速风行开来。阮籍、嵇康在作品中即以老庄的“自然”对抗统治者的名教礼法。他们的诗歌多采用隐蔽曲折的手法,揭露和抨击黑暗的政局和虚伪的礼教,抒发愤世嫉俗与苦闷彷徨的心情。其诗风格清峻,感慨遥深,基本上继承了建安诗歌的风骨。但其笔下也常流露出人生无常、韬晦避世的情绪。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