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武备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13 武备志明代茅元仪所著兵书。其84—92卷,载有拳术与兵器武艺的内容。 武备志兵书名。二百四十卷。明茅元仪辑。茅元生,字止坐,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此书辑成于天启元年(1621年)。全书共分五部分:即兵诀评十八卷,战略考三十一卷,阵练制四十一卷,军资乘五十五卷,占度载九十六卷。内容丰富,有历代兵家思想、历代用兵得失情况、练兵方法、用兵方法以及军器、战船、屯田、医药等。 武备志书名。成于明天启元年 (1621年),著者茅元仪。茅元仪(1594—1640年),浙江武康县人,幼承家学,七岁即能诗,二十岁时才名已重当时。他曾从军战场,因功升擢,但仕途不顺,几经起落,后因人诬陷,于崇祯三年 (1630年) 下狱并被谪戍福建,此后再也没能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武备志》是作者费时十五年,广采二千余种历代军事著作编写而成的,因而此书最大的特点是史料丰富。全书共二百四十卷,分为“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五部分。其中后半部分,即八十四至九十二卷载有丰富的武术内容,弓、弩、剑、刀、枪、钯、牌、筅、棍、拳等多种武术图解,还收有戚继光等部分武术著作。此书又名《武备全书》,清代曾被列为禁毁书,道光(1821~1850年)年间有活字本,后来又有了湖南刻本行世。清初传入日本,宽文四年,清康熙三年,(1664年)就有了翻刻本。 武备志军事地理著作。明茅元仪(1594—1630)辑。二百四十卷。元仪,字止生,号石民、东海书生、东海波臣。湖州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官翰林待诏、副总兵。为加强防御,编者广采历代有关军事书籍二千余种,辑为此书。完成于天启元年(1621)。全书二百余万字。冠序七篇。正文分“兵诀评”、 “战略考”、 “阵练制”、 “军资乘”、“占度载”五类,含航海、四夷、江防、海防、镇戍、方舆、海运、 河漕等一百八十四目。其中“兵诀评”辑《孙子》等九家兵书, “战略考”辑历代用兵得失,余皆以军事、地理为主。战度载航海目绘有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蕃图。四夷目有四夷总图,朔漠、西域、东南海夷、西南海夷、日本、安南、朝鲜图,凡海、湖、江、山、城镇均有图记和文字说明。江防图、太湖全图、舆地总图、日倭入犯图、广东和福建沿海山沙图,绘制尤精,记述军事险要尤详。南北直隶形势图和方舆图备载国内武备形势,较为简略。占度载中地理资料最丰富,不仅备载明代国内各省疆域、建置、兵力部署、军事险要、水陆交通及边远地区各民族、部落之人口、社会组织、风俗习惯,而且记叙国外海上交通、国力强弱、 民族特点,与中国交往历史。阵练制和军资乘所载,除军事史料外,多具民俗、武术、工艺等较重要资料价值,科学技术、建筑艺术、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等资料亦颇为丰富。有天启元年刻本,清道光间重刊本,1984年台北华世出版社铅印本。 武备志综合性兵书。二百四十卷。明茅元仪编。茅元仪(1594—1640),字止生,号石民、东海波臣、梦阁主人、半石址山公等。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明末杰出军事家、文学家。祖父茅坤,善古文,好谈兵。作者家学渊源,自幼喜读兵书,万历年间寓居南京,激于时势艰险,潜心研究兵法韬略,历时十五年编撰成《武备志》,遂以“知兵”闻名天下,时人誉之“下帷称学者,上马即将军”。曾先后佐孙承宗督师辽东,抵御后金进犯,任副总兵,督理辽东觉华岛水师。生平经历坎坷,先遭庸奸忌谗而放逐,复受辽东兵哗变之累而充军福建,终以悲愤纵酒而亡。他一生著述宏富,除《武备志》外,尚有《督师纪略》、《西峰谈话》、《石民四十集》等六十余种,数百万言。 武备志(明)茅元仪辑。240卷。广采历代军事书籍2000余种。辑成此书。分五部分: “兵诀评”辑《孙子》等9家兵书;“战略考”辑历代用兵得失;“阵练志”辑历代阵图、教练将士等;“军资乘”辑立营、行军、军械、战舰、火器等;“占度载”辑阴阳占卜及方舆、海防、江防等。各部分均配图,包含军事、体育、交通,科学史料价值颇高。 武备志明茅元仪博采历代2000余种兵书,历时15年,1621年辑成,共240卷。包含军事、体育、交通、科学等,有图说。史料价值颇高。其占41卷的“阵练制”辑有武术技法和著作。 武备志二百四十卷。明茅元仪 (1594—约1644)撰。茅元仪,字止生,号石民,归安(今浙江湖州)人。祖茅坤,嘉靖进士,累官广西兵备佥事,好谈兵。父国缙,万历进士。累官监察御史,终南京工部郎中。元仪幼承庭训,博览群书。通晓用兵方略,熟悉九边阨塞。崇祯时随兵部郎中孙承宗抵御后金,因功升副总兵。守觉华岛 (今辽宁兴城南),旋以兵哗,获罪戍漳浦(今属福建)。后边事紧急,请募死士勤王,为权奸所阻,悲愤纵酒而卒。元仪著述宏富,今多散佚。是书乃茅氏广集历代兵家、术数之书二千余种,或全采、或节录,费时十五年编纂而成。书成于天启元年(1621),崇祯元年(1628)三月进呈。书分五部分:一曰兵诀评,二曰战略考,三曰阵练制,四曰军资乘,五曰占度载。其下分类编排,每类前有序言,中有眉批、旁注、夹注等。具体卷数、内容如次。兵诀评十八卷。录《武经七书》(即《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黄石公三略》、《李卫公问对》)全文,及《太白阴经》、《虎钤经》二书部分内容,加以评点。战略考三十三卷。选录自春秋战国迄元朝凡十六朝史事,计六百一十余条。皆有关于战略者,“非略弗录”,“略非奇弗录”。阵练制四十一卷。阵,辑有历代阵图三百一十九幅。中以诸葛八阵、李靖六花阵、戚继光鸳鸯阵为详。每阵均有解说。又录有赵本学《续武经总要》中各阵之《记》、《辨》,肯定古之“圣王贤将”所作之阵,对唐宋以来“文士俗儒”依托附会之阵,则予以廓清。练,分选士、编伍、悬令、教旗、教艺等类。材料辑自唐至明代诸家兵书,而尤以戚氏二书(《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为主。军资乘五十五卷。分营、战、攻、守、水、火、饷、马八类。每类又分若干子目,共六十五目。如营类,下分营制、营算、营地、营规、夜营、暗营等六目。占度载九十三卷。分占和度二类。占又分占天、占日、占月、占星、占云、占风雨等二十二目。度分方舆、镇戍、海防、江防、四夷、航海六子目。此书虽为辑录他书资料而成,但并非资料的简单排比。从全书各篇目的小序和眉批中看出,实蕴含编者的深意。不可视作獭祭饾饤之作,实为古代的军事百科全书,某些资料,为别书所无,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故素为人所推重。此书在清代曾遭禁毁,《违碍书目》、《禁书总目》均有著录。此书有明天启辛酉(1621)年刻莲溪草堂本,藏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家单位。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藏有清初刊本。此外,还有清道光间木活字本、日本宽广四年(1664)须原屋茂兵卫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有藏。近有台湾华世出版社据清刊影印本 (1984年版)。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