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武威医药木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武威医药木牍东汉。木质。长34厘米,宽3.9厘米,厚0.35厘米。1972年11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县旱滩坡汉墓。简78枚,牍14枚,均为记载临床、药物、针炙等医学方面的简牍。此木牍为其中之一,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医学简牍,内容繁多,是研究我国医学史、探索两汉医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材料。该木牍是公孙君方牍,是医家随手所记的医药验证记录,故多章草,貌似粗率,然而恰恰在这种外表下面蕴含着浑厚扑拙的气势,与“天真烂漫之趣共溶于笔墨之间”。文字排列合理,布白得当,书写随意凝练,其书风与我国传世最早的墨迹《平复帖》同属质朴宽疏一类,草法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广。由此可见,医简章草所源所播的草莽书风,至魏晋时期,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流派,影响至今。武威医药木牍释文曰:樊石二分半 牡曲三分 禹馀量四分 黄芩七分蘖米三分 凡六物皆冶合和丸以白密丸大丿厚朴三分 如吾实旦吞七丸𫘪吞九丸背面 莫吞十一丸服药十日知小便数多廿日愈 公孙君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