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武山县邓家堡水土保持示范点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武山县邓家堡水土保持示范点

水土保持典型工程。邓家堡位于武山县城关镇东7公里处渭河 以 南 半 山 腰 , 属 黄 土 丘 陵 沟 壑 区 , 海 拔1540~1920米。20世纪50年代初,属东顺乡上街子村的一个自然村,后与张家堡、黎坪、马家山组成一个生产大队,共91户509人2209亩耕地。村庄周围有7条山沟,年流失表土1.16万立方米。1952年7月,陇南水土保持工作组在县农林干部的配合下,在邓家堡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农民邓麻豆的2亩荒地培地埂后,收小麦127公斤的事例教育农民。在互助组内动员邓海海、邓汉杰、邓清义在自己的耕地内培好地埂,做出榜样,组织干部群众500多人次观摩推广;1953年冬,制订水土保持五年规划。从田间工程、村庄道路到荒坡沟壑,自上而下综合治理,至1957年,所有耕地全部培起地埂,修梯田24亩;7条沟壑遍修沟头防护,沟身塘坝,节拦蓄洪;村庄道路旁修筑引洪渠、蓄水塘、拦水坝,并试办塘坝养鸭;荒坡封山育草、植树造林600多亩,基本控制了水土流失。达到“水不出沟,泥不出塬,水青山绿”的目标,粮食产量增加。被树立为“甘肃省山区建设的第一面红旗”,在全省推广邓家堡经验。1958年12月,邓家堡被树为全国水土保持旗帜、山区建设的榜样,国务院水土保持工作委员会颁发了全国“农村社会主义先进单位”奖状和锦旗。1961年后,组织常年专业队,结合农闲突击开展以修梯田为主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至1976年,累计修梯田1068亩、造林678亩、植树72万株、封山育草418亩,修涝池400个、塘坝30座、淤泥坝7座。建成四级提灌工程一处,灌地1000余亩。360多亩梯田浇水后,亩产由1957年的168公斤提高到200公斤,最高达500公斤。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