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武训行乞兴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武训行乞兴学武训生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山东堂邑柳林镇武家庄一贫苦农家。自小讨饭,替人打零工。21岁时在地主李某家做工,因目不识丁被骗,不仅未得到扛活三年的血汗钱,反惨遭毒打被解雇,遂生“为贫寒”行乞兴“义学”之念。自1859年至1888年武训行乞30年,得2000两银子,在堂邑、馆陶、临清创办了三处义学。武训集资兴学的主要方法是乞讨,然后用所得钱财置学田收租金或放债生息,及向官府和官员募捐。武训为兴学行乞十分艰苦。宿无定所,食无定餐,甚至连臭不可闻的饭食也不丢弃。为吸引众人施舍,他作出各种离奇古怪的把戏,甚至不惜被人踢打、当马骑,吞食蛇蝎、砖瓦。为集资兴学,武训终生未娶,虽积蓄万余吊钱却不借贷给其兄长。他作歌抒志,说:“扛活受人欺,不如讨饭随自己,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我积钱,我买田,修个义学为贫寒”。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