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殳一种竹木制的打击兵器。又称杵、杖、棒等。三代(夏、商、周)时列为五兵之一,当时是军队中的基本武器。以竹木制成,长一丈二尺,一端有棱,无刃。特点是制做简单,制做材料易得。春秋时期,在竹木之上套有尖角形的铜头。后来的铁杖、棒、棍等都是殳的演变。 殳shu秦铜兵器。1995年咸阳市渭城区渭阳乡(今渭阳街道办事处)塔儿坡秦墓出土。由殳头、柲、箍、镦组成。柲为木质,出土时已朽,其余为铜质。殳长度为1.44米。殳头呈近圆筒形,顶端弧,下端内空。体下侧有两个键孔,孔径0.3厘米~0.4厘米。体上有一圈圆形凸箍。殳头长7.9厘米,口径2.2厘米。箍圆形,内空,中部微凸。径2.6厘米,高1.35厘米,厚0.1厘米~0.2厘米。镦一端呈近圆球形,上饰一桥形钮。另一端为圆柱形,上有两圆形键孔,孔径0.2厘米~0.4厘米。腹上饰三周凹弦纹。体内中空。长5.2厘米,口径2厘米。现藏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