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殷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殷夫1909—1931Yin Fu现代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原名徐柏庭,学名徐祖华,别名徐白,笔名殷夫、白莽、莎菲等。祖籍浙江省上虞县。1910年6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象山县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行医,大哥徐培根为国民党政府航空署署长。1920年秋进象山县立高等小学读书。翌年开始写诗。1923年考入上海民立中学新制初级中学一年级。1926年越级考入浦东中学三年级,开始走上革命道路,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被捕。在狱中写成长诗《在死神未到之前》,后发表于1928年4月号的《太阳月刊》上。囚禁三个月后由大哥保释出狱。9月借用浙江上虞人徐文雄的中学文凭考入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德文补习科学习德文。1928年参加太阳社。同年秋再次被捕,由他的大嫂托人保释出狱后软禁家中。同年底潜离家乡,与家中断绝经济联系,到上海专门从事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人运动。1929年结识鲁迅,7月第三次被捕,囚禁一个月后被释放。出狱后参加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列宁青年》的编辑工作,还从事青年反帝大同盟的刊物《摩登青年》的编辑工作。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1年1月17日第四次被捕,2月7日深夜,与其他革命者一起,被国民党政府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年仅21岁。 殷夫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生于1910年,卒于1931年。原名徐柏庭、徐祖华,笔名白莽、文雄白、徐白、莎菲、洛夫等等。浙江象山人。殷夫早年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24年前后开始写诗,早期作品内容多为歌颂爱情歌颂家乡的。1927年,殷夫来到上海,与党取得联系,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同年4月,遭国民党特务逮捕,在遭囚禁的三个多月里,他写下了《在死神未到之前》,后被在国民党政府担任要职的大哥徐培根保释出狱。1928年,殷夫加入 “太阳社”,并由于从事革命活动,再次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再次被大哥保释出狱后,软禁在象山县的大嫂家中。1929年,殷夫摆脱了大嫂的软禁回到上海,受党委托专门从事共青团工作和工人运动,并担任 《列宁青年》的编辑。殷夫在紧张的革命活动中,一直坚持文学创作和翻译工作,并于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时在 “左联”刊物上发表诗歌、小说、随笔等文学作品。1931年1月17日,殷夫和柔石等一批革命同志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并于同年2月7日,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时年仅22岁。殷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积极投身革命,一直笔耕不辍,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作品有: 诗集《别了,哥哥》、《血字》、《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一百零七个》等,还出版有小说、戏曲、随笔集 《小母亲》等。殷夫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曾得到鲁迅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殷夫1909—1937诗人。原名徐祖华,笔名白莽等。浙江象山人。1928年参加创造社。1930年参加“左联”,“左联五烈士”之一。为中国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的诗人之一。以政治抒情诗见长。有诗集《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 殷夫1909~1931现代诗人。原名徐柏庭、徐祖华,又有笔名白莽。“左联”五烈士之一。生于浙江象山县一医生家庭。中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在同济大学学习德文并开始写作,不久参加太阳社。此时诗作多歌唱爱情和表现对光明的渴望、对黑暗现实的愤懑,后结集为《孩儿塔》(1959),鲁迅曾为之作序。1929年后成为职业革命者,并参加“左联”,同时创作了大量政治鼓动诗。其中,以正面描绘工人阶级革命斗争和抒发无产阶级革命激情的《血字》、《1929年的5月1日》、《别了,哥哥》、《我们》等为代表作。这些诗情感真挚,格调高昂,气势磅礴,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感染力。为“左联”时期重要的革命诗人之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