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比物连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比物连类又称“排比”、“排迭”。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组或句子,匀称地排列起来,表达语气贯通、意义相关的一种修辞手法。因其排列匀称,音律铿锵,既能多侧面地渲染艺术形象,又能收到醒人眼目、气势畅达的艺术效果。比物连类,即是排比同类事物(语句、事件等)。例如唐柳完元《钴鉧潭西小丘记》中“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等。又如唐杜牧《阿房宫赋》中“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排比不限句数,可以分排,也可以总排(同一主体引出的排比句)。比物连类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拼硬凑。古代散文有一些排比句,也不限词组或句子字数相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