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毡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毡子块片状的毛纺织物。广泛流行于蒙、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中。多用羊毛或骆驼毛、牦牛毛等动物毛经湿热、挤压等物理作用擀制而成。厚薄不一,薄的只有几毫米,厚的可达二三厘米左右。以白色和黑色的居多,另外还有青蓝、粉青、明绿、柳黄、柿黄、赤黄、肉红、深红、银褐等色。具有良好的回弹、防震、防潮抗湿、保暖等性能。除了做毡房、铺垫外,还可以做帽子、披肩、毡靴、毡袜等服饰。内蒙、新疆、西藏等地所产的都很有名。其擀制方法,新疆地区一般是“以芨芨草为帘敷于地,洗净羊毛摊帘上,以柳条拍之使匀,漉以沸汤,卷之使紧。或用驴、马旋转之,如碌礌然,即结成毡片。”现在,新疆仍是我国最重要的毛毡产地。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蒙、藏等民族所制作的绣花毡、擀花毡、补花毡等,工艺精巧,花纹绚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