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气体导电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气体导电qiti daodian

气体中通过电流的现象。又称气体放电。气体中的原子或分子都是中性的,因此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是良好的绝缘体。如果由于某种外加因素使得气体分子或原子分离成正离子和电子即发生电离,气体就变为导体。用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气体电离,用紫外钱、X射线或各种放射性射线照射也都可能使气体电离。促使气体发生电离的外界因素叫做电离剂。给电离厂的气体外加上电场,正离子和电子就将在杂乱的热运动上叠加一个定向运动,于是形成电流。增强场强,电子的动能增大,当能量足够大并且与中性原子碰撞时,又有可能使原子外层的电子脱出,这种现象叫做碰撞电离,其结果是增加了气体的正离子和电子。电子在运动中又可能积累一定的动能,并再与中性原子碰撞,这就形成了连锁反应,在气体中产生大量的离子和电子,因此大大增加了气体的导电性。
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气体导电的规律,图中上方是密封玻璃管,充有气体,内装两个电极,并与电源正负极相连。图2是用此装置所测得的伏安特曲线。可见,当电压开始增大时,由于场强还不太强强,电子运动过程中所积累的能量还不足以将中性分子电离,其导电规律基本上符合欧姆定律,如图中的ob段。当场强增到一定程度时,由于电离所得的离子和电子数量是有限的,所以电流并不随电压的增大而继续增大,电流达到饱和状态,如图中cd段,这说明气体导电不完全遵循欧姆定律。图中bc段是过渡状态。在上述过程中,如果撤除电离剂,则放电停止。继续增大电压,使场强足够大时,电子动能将积累到足够大,从而发生碰撞电离,离子、电子数急剧增加,电流突然增大,如图中的de段,这时即使撤去电离剂,气体仍能继续导电,这种情形称为气体的自激导电,在此之前的导电称为被激导电。


图1


图2

气体导电

即“气体放电”。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