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气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气候qihou某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它既反映平均情况,也反映极端情况,是多年间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 气候qihouclimate一地区或地点多年的大气状态, 包括平均状态和极端状态。它具体地通过各种气象要素(气温、气压、空气湿度、降水量、风以及各种天气现象等)的各种统计量来表达。人类早在远古就有了气候的概念。中国古代以五日为候, 三候为气,一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各有气象、物候特征, 合称为气候。古希腊人用倾斜(Κλτμα)这个词来表示气候, 意指由于太阳光线的倾斜(即太阳高度角不同)使得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而形成气候差异。17世纪以后由于世界各地相继利用近代气象仪器观测, 开始积累气象资料并加以研究, 才对气候及其形成原因有进一步理解。 气候系统示意图 气候Qihou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某一地点或地区多年间经历的天气状况的总和,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指统计得出的平均天气状况,也包括其长期变化状况及其极值。例如从上海近百年的长期观测总结出,上海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经常会出现阴雨连绵、闷热、风小、潮湿的梅雨天气。但是有的年份(如1958年)会出现“空梅”,也有的年份(如1954年)6—7月连续阴雨50—60天。“开梅”和“断梅”的迟早也历年不同,这是上海初夏时的气候特征。在内容上,气候系统包括了大气、海洋、陆地表面、冰雪覆盖层和生物圈等组成的庞大系统。例如,对农作物来说,气候的干旱与否不仅决定于大气状况(降水量、空气湿度等),还取决于土壤状况和作物本身的耐旱性等,因此天气和气候这两个概念在时间和内容上是有区别的(参见“天气”条)。 气候Qihou某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或统计状态)。它既反映平均情况,也反映极端情况,是多年间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因子可概括为四类:❶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变化的能源,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基础。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不均和季节变化,导致了世界气候的地域差异和季节交替的变化。 气候某地或某地区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及其变化特征。由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长期相互作用所形成。按照对象范围大小而划分为大气候、中气候和小气候(包括微气候)。它们之间不仅水平范围和垂直范围不同,而且形成的主要因子也有所侧重。 气候climate某地或某地区长时间的大气状况及其变化特征。由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长期相互作用所形成。通常用气温、降水、空气湿度、云量、风等气候要素以及某些天气现象的不同统计量表示。世界气象组织提出以连续30年的气象记录得出的气候特征作为标准年限。对于气候的概念古已有之。中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各有自然物候特征(见“七十二候”),合称“气候”。古希腊人用太阳光线对于地球表面的“倾斜”(κλτμα)来表示气候,他们至少已经掌握了根据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判断一地气候的冷暖差异。根据空间尺度的不同,可将气候分为大气候、中气候与小气候(包括局地气候、微气候)。 气候Climate一定地区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加拿大幅员辽阔,具有多种不同的气候带。纬度为北纬42°~83°。南北延伸4500千米,因而从南到北昼夜的长短很不相同:12月南部约有8个小时的白天,而北部边缘地区几乎没有白天。南加拿大是北极的冷空气和南来温暖潮湿空气的交锋地带。此外,陆地的位置、与海洋的距离等均是影响气候的因素。同一纬度的维多利亚和温尼伯就有不同的气候。气候统计学以30年的平均值表示温度。冬天,北加拿大几乎没有阳光的照射,南、北温差极大。埃尔斯米尔岛北端的阿勒特1月最高平均气温是-28.1℃,而安大略的温莎为 -0.7℃,两地相差27.4℃。夏季,北加拿大漫长的白昼温差很小,阿勒特7月最高气温6.8℃,而温莎为27.8℃。气象学家用PE值表示潜在的土壤水分蒸发蒸腾损失的总量指数。PE不仅是一个热度指标,也表示地球表面水的深度。北极岛屿的PE值大约在200毫米,而南安大略、魁北克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温暖地区的PE值要高3倍以上。寒冷度也是值得注意的指标。寒冷度与家庭取暖的费用成正比。寒冷度的综合参数是加热度日(HDD),它是计算温度低于18℃时的总加热次数的单位。在温度18℃时,室内的供暖装置必须启动。在南安大略年加热度日为4000HDD,而在高纬度的北极岛屿为12000HDD。湿度是降水量,即降雨、降雪、降冰雹所致的地表的潮湿度。南部地区的降水量比北部地区高得多。西海岸相对较高。西部山脉的南北走向,使当地的降水系统复杂化。中部的大湖泊对该地区的降水量也有明显影响。南部的人口居住区的主要气候区有东海岸、大湖区、大草原、科迪勒拉山、西海岸。北部有北极和次北极两大气候地区。东海岸以东北部的哈利法克斯气候为代表,全年降水量基本相同,仅7月少雨,大部分土壤储水100毫米,当泥土湿度达到最大值时,地表或次地表层出现径流,哈利法克斯年径流总量773毫米。大湖泊地区的气候以温莎为代表,降水量虽低于哈利法克斯,但全年降水量几乎不变。夏季,PE值大于东海岸,5月份的PE值大于降水量。每年7月中旬土壤中的水分流失殆尽。温莎全年缺水86毫米。大草原年降水量447毫米。土壤水分蒸发蒸腾损失555毫米,夏季缺水120毫米。冬季干旱,土壤中蕴含的残余水量仅7毫米。次北极和北极月PE值和降水量类似于大草原,存在少量的径流,缺水100毫米。高纬度的北极阿勒特地区的气候更恶劣,降水少,年径流量76毫米。西海岸的气候以冬季的最大降水量和夏季的最小降水量为特征。维多利亚的观测数据为,冬季每月平均降水量130毫米,PE值13毫米,有大量径流;夏季需水量最大,而降水量最少,常出现严重干旱。湿度气候图表明湿度不足和径流的分布情况。年缺水线指出降水量与植被需要不相适应的地区。中部陆地几乎无径流。东、西部则有大量的径流,具有重要的水电开发前景。 气候壮族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域的南部,属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气候区。其特点是:❶气温较高,热量丰富,夏长冬暖。其中广西年平均气温为17至22摄氏度,≥10℃积温在5000与8300摄氏度之间,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可发展热带作物的宝地之一。 气候气候新疆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区。形成原因:❶位于欧亚大陆中心距海遥远。 气候气候一地区长年的天气状况,包括太阳辐射、温度、湿度、降水、气压、风等因素。长年一般指至少30年或更长的记录年代。例如,7月降水量:北京239 mm、上海112 mm、广州230 mm、西安79 mm、昆明216 mm等就是各地7月降水的气候值。曾有人用年平均气温20℃线划分热带,用最热月平均气温10℃线划分寒带,从而得出热、南温、北温、南寒、北寒等纬向带状气候区。柯本用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和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及降水和温度的配合而划分为:热多雨、干旱、温暖多雨、寒冷雪林、冰雪等5带。还有的分为:赤道、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苔原、冰原等7个气候带。气候影响农业生产,例如,1959~1961年的连年干旱造成中国粮食作物大幅度减产。气候还影响农作物分布、引种、农作制度。例如,小麦主要生长于27°~40°S和36°~60°N。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