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作水彩画离不开水,其功能:❶是颜料的稀释剂与混合媒介。作画时以水的多少控制渗化、渲染和色彩层次。着色水分多可产生渗化交融、水色淋漓、流畅湿润的艺术效果;
❷清洗修改画错之处;
❸清洗笔、调色盒之用。作画过程,应随时更换污水,以免影响画面色彩与透明效果。


水shui

分子式H2O,氢和氧的化合物。在古代,中国、希腊和印度都把水看成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原素之一。1871年H.卡文迪什首先发现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1895年E.W.摩莱等人精确测定出氢氧反应的体积、质量比的关系,确定了水的分子式是H2O,水中含氢量是11.17%,含氧量是88.83%。
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物质,江、河、湖、海等约占地球表面3/4的区域是水。土壤、岩石和大气中均含有水分。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空气变成云,最后以雨或雪的形式重新落回地面。一般动植物体中含水约70%,对生物来说,水和空气都是不可缺少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工农业生产都要使用大量的水。
近代结构理论研究指出: 水分子成链时,氧原子发生sp3杂化,形成四个sp3杂化轨道,其中两个轨道分别为氧原子本身的2s和2p 上的两对孤电子对所占据,另外两个杂化轨道与2个氢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两个O—H键。由于两个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挤压作用很大,所以两个O—H键间夹角为104.5°,O—H键长96pm,构型见图1。



图1 水分子结构

由于水分子不存在对称中心,也没有两个对称元素相交于 一点,故水是极性分子,偶极矩 (6.17×10-30C·m) 仅次于氟化氢。在水分子中,氧的电子负性很高,其上又有孤电子对,故可借氢键形成缔合分子


水的缔合是放热过程。由于水分子有缔合现象,使水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❶ 在所有固态和液态物质中,水的比热最大 (4.18J·g-1·K-1),因为水受热时,要消耗相当多的热量来分解缔合分子,然后才使水的温度升高,水的比热大,对调节气温起着巨大作用。
❷ 绝大多数物质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越低体积越小,密度越大,但水在4℃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为1 g·cm-3。温度继续下降时,出现较多的(H2O)3。具有冰结构的较大的缔合分子,它们的结构较松,所以在4℃以下,水的密度随温度下降而减小,体积增大,到冰点时,全部水分子缔合成一个巨大的缔合分子。由于氢键有方向性,水分子间不能做到紧密堆积,因此冰的晶体具有较大的空隙,即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相对密度为0.92,见图2)。


图 2 冰的结构

水的这一性质对水生动植物的生存有着重要意义。
❸水在1×105Pa下,100℃时沸腾,因在汽化时要消耗较多的能量破坏缔合分子,故沸点时水的汽化热较大为2.257 kJ·g-1。水的介电常数很高 (78.3) ,使水成为良好的溶剂。水是非常活泼的物质,自电离性很小,但却极为重要,一个水分子可离解为一个正氢离子H+及一个负氢氧根离子OH-,且反应是可逆

H2OH++OH-

的在25℃时,[H+]=[OH-]=1×10-7mol·L-1,这个反应的平衡关系是:



式中 〔H2O〕 是个常数,[H+][OH-]=K[H2O]=Kw,称为水的离子积,Kw在25℃时为1×10-14
纯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深层的天然水是蓝绿色的,饮用时有令人愉快的甘味,这是由于水中溶解了氧气和某些盐类。天然水常溶解一些盐类等杂质,欲得纯净的水可将其蒸馏,得更纯净的水可将普通蒸馏水先加入高锰酸钾的碱性溶液,蒸馏除去其中有机物和挥发性的酸 (如二氧化碳),然后于所得的蒸馏水内加入非挥发性的酸 (如硫酸或磷酸),再进行蒸馏除去氨等挥发性碱。所得纯水最好保存在石英、锡或银制的容器内。
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若工业废水或农药等混入天然水中,将造成污染,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为了人类的幸福必须注意废水的处理,不要污染水源。

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素。生命从海洋开始,至今人体细胞外液的化学组成,仍能反映出与海水相似的成分。水是人体组织、体液的主要成分。胎儿体内总含水量在胎龄3个月时,为体重的90%,至出生时为75%,1岁时为60%,儿童,尤其是婴儿,需要液体量较成人为多。儿童新陈代谢旺盛,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水分蒸发多,若按公斤体重计算,年龄越小,需要的水分越多。儿童每公斤体重每日水的需要量大致是:0—3岁,100—155毫升/公斤/日;3—7岁,90—110毫升/公斤/日。此外,水的需要量与小儿的活动量、气温和食物的种类有关。活动量大、气温高、多食蛋白质和无机盐时,水的需要量增加。水的主要来源是饮料和食物中的水。水的丢失,在正常情况下,肺与皮肤不显性丢失约占30%,尿中丢失为60%,粪内丢失约5%。空气干燥、呼吸急促可使从肺部丢失的水分增加。小儿发热、大量出汗、腹泻呕吐时,液体损失增多,可导致物质代谢紊乱、水盐代谢失去平衡。失水量超过体重的20%就可危及生命。水的主要生理功能:
❶水是构成细胞的必要成分。
❷水是机体物质代谢所必不可少的溶液媒介,机体内一切化学反应都必须有水参与。
❸调节体温,当体内热量过剩,将要发生热量蓄积并影响体温的时候,人体通过排汗,能有效地防止体内过热,保持体温恒定。
❹水充作各种物质吸收、运输和排泄的载体。各种营养素在体内被消化吸收后,依赖于水的运载,进入细胞内,发挥其营养作用,代谢产生的废物也必须以水作溶剂,经排泄器官排出体外。比如,蛋白质在体内分解产生氨,氨形成尿素,经尿液排出体外。
❺起润滑作用,如泪液可防止眼球干燥;关节滑液、胸膜浆液的润滑作用等。


水在人体的组成成分中,水的含量最高。成人体内水分占体重的60%,年龄越小所含水的百分比越高,初生婴儿可高达体重的80%以上。通常以细胞膜为界,将人体的水分分为细胞内液(占体重40%)和细胞外液(占体重20%)。细胞外液又分为细胞间液(包括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腹腔液、关节液等,共占体重15%)和血浆(占体重5%)。人体从外界得到的氧气、水和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先进入血液,再经过组织间液,最后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由细胞内液出来,到达组织间液,再由血液送到肺、皮肤和肾脏等排出体外。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通过血液运送到发挥作用的器官。因而体内没有水是不可设想的。这是因为氧气和营养物质、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及激素的运输都是在体内的水中进行的。此外,水在维持代谢和体温中也是不可少的。人体水分主要来自于食物和饮料,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氧化时也可产生一些水。水的排出主要通过尿、皮肤和呼吸系统的蒸发、汗水及粪便。

水shui

是和人们关系十分密切的一种物质。水有三种形态:液态、气态和固态。通常的温度下,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加热后水就会变成水蒸气,也是无色、无味、透明的;遇到很低的温度,水就会冻成冰,变成固体。在自然界中,许多场合都存在水。水比较集中的地方有河流、湖泊、池塘、海洋等,天空中的云常常含有很多水滴或冰块,在地下还有许多地下水。自然界的水可以分为淡水和咸水,井水、河水和大多数的湖水是淡水,海水和少数湖水是咸水。人们能够利用的是淡水,而咸水则不能直接利用。淡水是十分重要的资源。水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有重要的意义,人每天要喝水,做饭、洗菜都要用水,洗脸、洗澡、洗衣服离不开水,工厂、矿山的生产也需要水。动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树木、花草、庄稼生长需要用水浇灌,饲养兔子、猫、狗、猪、牛等动物也都得要水。这些都要用淡水。液体的水会流动,可以溶解许多物质(如盐、糖等)。液体的水和气态的水蒸气还能传递热量,人们利用它的这种特性进行取暖、加热和冷却。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膨胀很多,利用这个特性,人们制造了蒸汽机。船可以在水上航行,运送旅客和货物,流动的河水、海水还能用来发电,为人们提供大量的能源。


水shui

人体必须的重要营养素。生命从海洋开始,至今人体细胞外液的化学组成,仍能反映出与海水相似的成分。水是人体组织、体液的主要成分。胎儿体内总含水量在胎龄3个月时,为体重的90%,至出生时为75%,1岁时为60%。儿童,尤其是婴儿,需要液体量较成人为多。儿童新陈代谢旺盛,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水分蒸发多,若按千克体重计算,年龄越小,需要的水分越多。儿童每千克体重每日水的需要量大致是:0~3岁,100~155毫升/千克/日;3~7岁,90~110毫升/千克/日。此外,水的需要量与小儿的活动量、气温和食物的种类有关。活动量大、气温高、多食蛋白质和无机盐时,水的需要量增加。水的主要来源是饮料和食物中的水。水的丢失,在正常情况下,肺与皮肤不显性丢失约占30%,尿中丢失为60%,粪内丢失约5%。空气干燥、呼吸急促可使从肺部丢失的水分增加。小儿发热、大量出汗、腹泻呕吐时,液体损失增多,可导致物质代谢紊乱、水盐代谢失去平衡。失水量超过体重的20%就可危及生命。水的主要生理功能:
❶水是构成细胞的必要成分。
❷水是机体物质代谢所必不可少的溶液媒介,机体内一切化学反应都必须有水参与。
❸调节体温,当体内热量过剩,将要发生热量蓄积并影响体温的时候,人体通过排汗,能有效地防止体内过热,保持体温恒定。
❹水作为各种物质吸收、运输和排泄的载体。各种营养素在体内被消化吸收后,依赖于水的运载,进入细胞内,发挥其营养作用。代谢产生的废物也必须以水作溶剂,经排泄器官排出体外。比如,蛋白质在体内分解产生氨,氨形成尿素,经尿液排出体外。
❺起润滑作用,如泪液可防止眼球干燥;关节滑液、胸膜浆液的润滑作用等。

水Shui

水彩画材料。调配颜料作画不可缺少的媒介。其作用:❶是颜料的稀释剂,作画时以水分的多少控制画面的渗化、渲染和色彩的浓淡层次。着色时水分多可产生渗化交融、色水淋漓、滋润流畅的效果。
❷修改画面不足之处。
❸清洗调色盒、画笔之用。作画过程中,应随时更换污水,以免影响画面色彩与透明效果。最好用自来水、泉水和流动、干净的河水。切不可用海水、池塘中的污水。


水Shui

氢和氧的化合物,分子式H2O。水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物质。地球表面近四分之三被海洋覆盖,陆地上也有江、河、湖、沼,土壤、大气、岩石和动植物体都含有水。生物体一刻也不能缺少水。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凝固点0℃,沸点100℃。纯水导电性很弱。水的比热为4.2J·g-1·K-1。水的相对密度在4℃最大,为1,高于4℃时,水热胀冷缩,而低于4℃时冷胀热缩。这是由于水在4℃以下形成了较多结构疏松的缔合分子。水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例如:氧化钙(生石灰)遇到水发生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H2O=Ca(OH)2。工业上用水吸收三氧化硫制硫酸:SO3+氢氧化钙H2O=H2SO4。电石遇水剧烈反应产生电石气CaC2+2H2O=Ca(OH)2+C2H2↑。
水是很好的溶剂,可以溶解许多物质,天然存在的水都是溶解了多种物质的溶液。水是重要的天然资源。

《水》

傣族女子独舞。云南省歌舞团1980年首次演出。编导: 杨桂珍。作曲: 王施晔。舞美设计: 闵广森。表演者 刀美兰。此舞像一幅绝妙的民间乡土风情画,描绘出澜沧江畔的一幅美景: 一位傣族少女,穿着紧裹身子的窄窄筒裙,用跳荡柔韧的竹扁担挑着水罐,在夕阳的光影下来到溪水边。她先坐在岸边洗足戏水,汲水之时对“镜”梳妆,略带羞涩而又惬意地在水面上看到了自己美丽的容颜,于是情不自禁地扭动着充满青春活力的身躯,双腿有节奏地弹动着水面干脆跳进溪水里散开瀑布般黝黑的头发,在清澈的江水中沐浴、洗涮、捉鱼、戏水、晾发,之后她在欢乐的旋转中,像是变魔术似的将一头飘柔的长发盘成一个漂亮的发髻,把傣族少女晶亮的心灵和充满幸福感的精神美、人体之美和傣乡之丽,与水中的一切化为一体。远处,村寨上空的炊烟袅袅升起,她带着甜美的神情从清溪里走出,挑起水罐向着村落姗姗走去。舞蹈,以清纯、质朴、细腻的手法,把傣族女子的神情与性格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舞台上。具有代表性的洗头一段,通过洗、甩、晒、抖、理、挽六个程序,艺术化地清晰展现,使整个作品显得跃然,凝炼和集中。该舞蹈动作是在傣族传统舞蹈动作的“三道弯”基础上提练、发展、创新的,风格独特,具有很强的艺术个性。舞者以生动的人物形象与动作语言,在水中快速旋转同时盘好发髻的高超技艺,给人留下一种美的享受。该舞在1980年全国第一届舞蹈比赛中获编导一等奖。

水是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的化合物。在自然界,纯水是罕见的,水通常是溶有其他物质的溶液,习惯上把这种水溶液称为水。水的液态、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决定于温度和压力。当水汽温度高于374.2℃时,不论压力多大都不能使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这种温度称为水的临界温度。标准大气压时,水的冰点为0℃,沸点为100℃。水从固态直接转化为气态,称为水的升华; 水可在0℃以下而不冻结,这种现象称为水的过冷现象;而水也可在100℃以上不沸腾,这种现象称为水的过热现象; 水从液态变为固态时密度发生突变,体积约增加9%。
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不但能溶解离子型化合物,而且能溶解某些单质和某些分子型化合物。自然界,水中通常溶有氧和二氧化碳等气体,钾、钠、钙、镁等金属离子。纯水具有极微弱的导电能力。水的溶液的酸碱性用pH值表示,pH值等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H=7为中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天然水的pH值一般在6.8—8.5之间。
自然界同时存在着液态、气态和固态水,并在自然条件下相互转化,在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作用下,形成全球水文循环。全球每年有577000立方千米的水从海洋和陆地转化为大气中的水汽,差不多等重的水又通过凝结转化为降水。水文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是自然界发展演化最活跃的因素,并使地球获得淡水。
水调节气候。大气中的水汽能拦阻地球辐射热量的60%,使之不向宇宙空间散失,保证地球不致冷却。据计算,若大气圈中水蒸气减少一半,地球表面温度降低5℃左右,水汽的这种作用称为温床效应,海洋和陆地水体在夏季吸收和积累大量热量,使气温不致过高; 在冬季把热量缓慢释放出来,使气温不致过低; 这种调节作用在白天和夜间同样存在,从而使气候变得温和。倘若大洋表面水的温度场发生突变,气候便发生异常。
水是地貌发展演变的重要地质营力。它侵蚀岩石土壤,冲淤河道、搬运泥沙,营造草原。世界河流每年带入海洋的泥沙约有201.6亿吨,估计全球河流每年携带36亿吨溶解物质入海。水的地球化学作用在于,它一方面破环了地壳中元素的共生组合,使部分元素迁移、分散和积聚,另一方面又形成了新的元素共生组合。水使地球产生了生命,它是一切有机体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任何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水是连结着地球上一切生命的链条,生物所需的各种物质借助于水在生态系统中无止境地流动。
水对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水是人体的最主要成分。人体中所含水重平均约占人体重量的60%。水在人体内是作为一种溶剂存在的,食物中许多成分溶于水为身体吸收,废物需要通过水排出体外。没有水新陈代谢不能进行,生命便告结束。水又是最重要的资源。在人类历史中水最早用于农业灌溉。水能是人类利用太阳能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全球河流水能蕴藏量约50.5亿千瓦,海洋潮汐能约10亿多千瓦。水还由于具有独特的性质,被工业广泛用作能量转化和力的传递介质,例如热电厂、水压机等。水域利于交通和旅游。水运是现代世界主要的运输形式之一。人类每年从河、湖、海洋中获取大量动植物,提取重要的矿物和元素。水具有重要的医疗意义。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作为资源已日趋短缺,水能兴利,也能为害,洪水常给人们造成严重损失。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与水的关系不断发展。古代,人类被动地适应水而生存,人与水的关系表现为趋利避害。近代,人类兴建大量工程,控制水害,开发水利,人与水的关系表现为兴利除害。现代,人类把兴利除害提高到新的水平,认识到水资源短缺和水作为环境要素被污染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产生的严重影响,开始自觉地调整人与水的新关系。

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冰点为0℃,4℃时密度为1000 kg/m3,水的比热为4186.8 J/(kg·℃)。地球表面积74%被水以液态或固态所覆盖,全球总水量为13.86亿 km3。咸水量13.51亿 km3,占全球总水量的97.5%。其中,13.38亿 km3储存于海洋,0.13亿 km3储存于内陆湖泊及陆地地下含水层中。地球上的淡水量为0.35亿 km3,占全球总水量的2.5%。其中:冰川淡水0.24亿 km3,约占70%;土壤水1.65万 km3;地下水约为0.105亿 km3;河流年径流量约4.4万 km3,河槽总蓄水量约为0.21万 km3;湖泊淡水9.1万 km3;沼泽淡水约1.15万 km3;大气水1.29万 km3;生物水0.11万 km3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