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危机
也称水资源短缺,是当今世界一个全球性的资源问题。有人预测,下个世纪挑起国家间争端甚至战争的将不再是石油而是水。约旦国王候赛因把水的争端列为可能导致约旦向以色列宣战的问题之一; 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印度和孟加拉国都曾因水资源问题发生过激烈的争端。1996年5月巴以和谈的最后一轮就是关于水资源的谈判。联合国大会已把每年的3月22日定为 “世界水日”。
据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1995年发表的统计数字表明,拥有世界40%人口的80多个国家正面临着水资源不足,其中有26个国家约3亿多人均年供水量不足1000立方米。全世界有12亿人严重缺少饮用水,10亿人喝不到洁净水,每年有2.5亿人因水的问题染病,1000万人因饮用不洁净水死亡。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我国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约2250立方米,居世界第109位,已被列为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之一。土地亩均水量1770立方米,约为世界亩均水量的3/4。而且我国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平衡,其特点是东南多,西北少; 夏秋多,冬春少,严重影响了对水资源的充分合理应用。另外,水资源由天然蕴藏量到实际可能利用量之间还存在着许多限制因素,如修建水利工程要考虑地形、地质条件、技术经济的可能性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据测算,目前我国可供利用的水量年约1.1×1012立方米,而1980年我国实际用水量已达5.075×1011立方米 (其中工业用水5.7×1010立方米,农业用水4.454×1011立方米,城市生活用水5.0×109立方米),占可利用水资源的46%。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的瓶颈。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许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部分电厂、工厂停产或限产,减少的年产值达1200亿元,南方一些省市也陆续出现了水荒。目前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一半以上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达108个。建国近50年的灾情统计表明,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旱灾对农业产量的影响最大。进入90年代,每年受旱面积4亿亩左右,比50年代增加1.5倍以上,成灾面积增加了3倍。全国农村和牧区还有8000万人、6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水的问题,确确实实已经成了我们发展经济和强国富民的巨大障碍。
目前我国水资源利用存在以下问题:
(1) 农业用水方面的问题。农业取水量一直居于我国各种取水量的首位。1980年为4.454×1011立方米,约占全国总取水量的87.8%,据预测,到2000年,我国农业取水量将达到5.147×1011立方米,约占同期取水总量的81.6%。我国农业用水量大然而水的利用率很低。大部分灌区的渠道无防渗措施,漏失严重,渠系漏失率一般在40—50%,有的达70%。灌溉方法也十分落后,大部分农田采用漫灌的原始方法,每亩用水量高达1000m3,超过需要量1倍以上。比喷灌多耗水约30%,比滴灌多耗水约70%,由此可见,节约农业用水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使水资源紧张趋于缓解的重要对策,是根本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战略措施。
(2) 工业用水方面的问题。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单位产品耗水量、排放污水量大。目前,国外先进企业的重复利用率为70—80%,若干主要工业领域已达到95%,而我国仅为50%。同时,我国工业用水价格过低,一般水的成本占产品成本仅1%,不少工厂企业宁愿多花水费,不愿节水,不愿建设循环设施,这是我国水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
(3) 水资源污染问题。我国现有河流、湖泊中80%以上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七大水系中半数以上水质只能达到4、5类标准。全国每年排放废水近400亿吨,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据统计,到2000年全国污水排放量将达到700—800亿吨,水污染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污染类型之一。
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减轻以至消除我国的水危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合理确定水资源价格,加强水资源的经济保护。
(2) 开源节流,逐步满足各用水部门日益增长的用水要求。
(3) 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使水的利用与保护相结合。
(4) 加强有关科学研究工作,在开源、节流、增效等各方面发挥出 “第一生产力” 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