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土保持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水土保持林水土流失地区,以调节地表径流,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目的的防护林。包括护坡林、护滩林、护堤林等。 水土保持林forest for erosion control防护林的一种。在水土流失或具有潜在危险的地区,营造以减缓地表径流、减少冲刷、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和恢复地力为主要目的的防护林。包括护坡林、库岸防护林、沟谷防护林、水流调节林等。其特点:为片林或林带;树种组成多为混交林;结构多为乔灌木组成的复层林;深根和浅根性树种组成的,具有多层多量交错树根盘结的森林;有多量凋落物并能形成具有良好吸水性能的死地被物层;林下土壤结构发育、通透性良好,能发挥林冠截留暴雨,枯枝落叶吸收和减缓地表径流,根系固结土壤并促使水分下渗、增加地下水量等作用。依据中国森林资源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划为水土保持林: 水土保持林水土保持造林树种宜选择生长快、根系发达、繁殖容易、经济价值较高、抗风力强、耐旱耐寒、耐瘠薄的乔灌木,如河北杨、油松、侧柏、山桃、山杏、沙棘、紫穗槐、柠条、杞柳等。甘肃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省内属黄河流域的53个县市、区的水蚀面积为11. 25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5. 18亿吨;属长江流域的13个县(区)9.8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入长江的泥沙0. 5亿吨。从建国初期到1995年底, 全省以中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治理为重点, 包括陇南和河西各地区在内, 累计水保造林面积达226. 56万公顷。 水土保持林以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而营建的防护林。林冠可截留暴雨,地被物以大于自身干重2~3倍的重量吸收林地降水,根系可固持土壤。俄罗斯在19世纪已十分重视防护林建设,中国于1978年开始营建“三北”防护林体系。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