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东厂官署名。明代置。特务机构。先主查内宫事,以充皇帝耳目,后及外掌视百官及民众反朝庭诸事的密探。由内宫太监提督东厂之政令。《明史·刑法志》: “东厂之设,始于成祖。锦衣卫之狱,太祖尝用之,后已禁止,其复用亦自永乐时。厂与卫相倚,故言者并称厂卫。初,成祖起北平,刺探宫中事,多以建文帝左右为耳目。故即位后专倚宦官,立东厂于东安门北,令嬖(bi) 昵 (ni) 者提督之,缉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盖迁都后事也。然卫指挥纪纲、门达等大幸,更迭用事,厂权不能如。至宪宗时,尚铭领东厂,又别设西厂刺事,以汪直督之,所领缇骑倍东厂。自京师及天下,旁午侦事,虽王府不免。直中废复用,先后凡六年,冤死者相属,势远出卫上。会直数出边监军,大学士万安乃言: ‘太宗建北京,命锦衣官校缉访,犹恐外官徇情,故设东厂,令内臣提督,行五六十年,事有定规。往者妖狐夜出,人心惊惶,感劳圣虑,添设西厂,特命直督缉,用戒不虞,所以权一时之宜,慰安人心也。向所分扰,臣不赘言。今直镇大同,京城众口一辞,皆以革去西厂为便。伏望圣恩特旨革罢,官校悉回原卫,宗社幸甚。’ 帝从之。尚铭专用事,未几亦黜。弘治元年 (公元1488年),员外郎张伦请废东厂。不报。然孝宗仁厚,厂内无敢横,司厂者罗祥、杨鹏奉职而已。正德元年 (公元1506年),杀东厂太监王岳,命邱聚代之,又设西厂以命谷大用,皆刘瑾党也。两厂争用事,遣罗卒刺事四方……瑾又改惜薪司外薪厂为办事厂,荣府旧仓地为内办事厂,自领之。京师谓之内行厂,虽东西厂皆在伺察中,加酷烈焉。且创例,罪无轻重皆决杖,永远戌边,或枷项发遣。伽重至150斤,不数曰辄死。……官吏军民非法死者数千。瑾诛,西厂、内行厂俱革,独东厂如故。张锐领之,与卫使钱宁并以缉事恣罗织。厂卫之称由此著也。……凡中官掌司礼监印者,其属称之曰宗主,而督东厂者曰督主。东厂之属无专官,掌刑千户一,理刑百户一,亦谓之贴刑,皆卫官。其隶役悉取给于卫,最轻黠狷巧者乃拨充之。役长曰档头, 帽上锐, 衣青素𧜽褶, 系小条, 白皮靴, 专主伺察。其下番子数人为干事。京师亡命,诓财挟仇,视干事者为窟穴。得一阴事,由之以密白于档头,档头视其事大小,先予之金。事曰起数,金曰买起数。即得事,帅番子至所犯家,左右坐曰打桩。番子即突入执讯之,无有左证符牒,贿如数,径去。少不如意,搒治之,名曰干窄酒,亦曰搬哙儿,痛楚十倍官刑。且授意使牵有力者,有力者予多金,即无事。或靳不予,予不足,立闻上,下镇抚司狱,立死矣。每月旦,厂役数百人,制签庭中,分瞰官府。其视中府诸处会审大狱、北镇抚司考讯重犯者曰听记。他官府及各城门访缉曰坐记。某官行某事,某城门得某奸,胥吏疏白坐记者上之厂曰打事件。至东华门,虽寅夜,投隙中以入,即屏人达至尊。以故事无大小天子皆得闻之。” 东厂官署名。明朝宦官机构。永乐十八年(1420)在京师东安门北设置。设掌印太监1员,掌班、领班、司房无定员,贴刑2人。以司礼监掌印或秉笔太监提督厂事。专掌刺缉刑狱之事。与锦衣卫合称厂卫,为皇帝专制之耳目。 东厂见“厂卫”。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