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柜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水柜water cabinet中国古代调节运河水量的陂塘。水柜一词始见于北宋时。《宋史·河渠志》载,元丰二年(1079)汴渠改引洛水为源,为防备引洛水量的不足,在汴渠引洛水口之东,今郑州、中牟一带建39处陂塘,蓄水接济汴渠水,称为水柜。京杭运河沿线,如扬州五塘、丹阳练湖等唐代后都起水柜作用,山东的安山湖、南旺湖、马踏湖、蜀山湖、马场湖等明代作为水柜,清代以微山湖为主要水柜。今将开挖于河谷盆地、平原洼地的储水塘亦称为水柜。 水柜古代调节运河用水的蓄水工程,即用于航运的水库。水柜的出现可追溯到汉代,但 “水柜”一词北宋始见记载。元丰二年(1079年)因引黄河水为源的汴渠淤积严重,每年冬春需停航修浚,改引洛水为源。为防止引洛水量不足,在汴渠引洛水之东的今郑州、中牟一带建筑了30余处陂塘,蓄水备用,称为水柜。这类蓄水济运的工程在南方也被广泛利用。 水柜储水调剂运河水量的湖泊。明代始有水柜之称。史称尚书宋礼在山东设四大水柜,以济漕运。《东平州志》载:“乃于沿河昭阳、南旺、马踏、蜀山诸湖,设立斗门,名曰水柜。漕河水涨,则潴其溢出者于湖,水消则决而注之……故旱涝恃以无恐”。20世纪中期,由于运河改线,湖泊多淤废,现只有东平湖和南四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