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葬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水葬投死者于水的葬式。部分藏区曾采用。一般为有较大河流的草原地区。有专司水葬者,将死者捆扎后运至水葬场,缚石沉水。今已改变,采用者较少。 060 水葬将尸体投入河中或海中,谓之水葬。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如藏族、傣族、羌族的安葬方式。 水葬广西东兰县民间传统葬俗,老人死后,不用棺木殓装,而是将死者用布条捆在木梯上,盖上白布,旁边绑一鸡或小狗作为陪葬,然后敲着丧锣,把尸体直接投入深潭或江河中,任水冲走。送葬的亲朋,必目送尸梯沉没水中或漂流至看不见为止,才能离开。20世纪50年代,群众响应政府号召,为防止河流水潭污染,严禁水葬,此俗才逐渐绝迹。 水葬丧葬方式之一。将死者的尸体或骨灰投入水中。曾流行于大洋洲和亚洲的喜马拉雅山区。在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土著居民的水葬,多行置尸体于独木舟任其漂流沉没的形式。有的民族只在地位低下的人和奴隶中间施行。在印度,其水葬形式只是将焚化后的骨灰撒入恒河之中。在现代,多对航海中的死亡者举行一定仪式后,投入海中施行水葬。在我国,水葬主要流行于藏族。多用于夭折的小孩和患传染病而死的贫民。用绳将死者头部和膝盖绑在一起,双臂插入膝弯下,司葬者将其背至河边,用香木小刀划开尸体,逐段支解,投入水中。以葬尸之俗亦流行于羌、傣等族,但不以刀解尸。 水葬将死者遗体或骨灰投入江河湖海,任其随波逐流而去的葬法。有以下几个形式:A、筏葬式。将死者缚在木筏上,翻置于水中,死者在筏下,筏上只有飘动的灵幡作为水葬的标志。B、折棺葬式。将装有死者的棺木抬至水葬处,先将棺木拆开抛入水中,再把尸体葬入水中。C、箱葬式。把装有死者的木箱用牛皮船运至河心水流湍急之处,将木箱抛下水中。D、筐葬式。多用于葬未成年的小孩将装有小孩遗体的筐放在水中随波而去。E、悬石葬式。多葬非正常死亡者或暴死者,死者身上被捆上大石头,沉入水底。F、解肢葬式。把尸体肢解后投入水中。❶藏族丧葬习俗,流行于西藏、四川、云南的藏族地区。一般凶亡或患传染病的死者行水葬,江河中有固定的水葬场。人死后在家停尸1-3日,点长明的酥油灯,请喇嘛超度亡灵,请水葬师将尸体屈肢用白布裹起来,在胸前缚一大石头,然后投入水中。也有的用牲畜驮着或亲属背着尸体到水葬场,用刀斧断尸投水,或全尸投水。死者生前的用品归司水葬者所有。属于死者个人的财产,半数交地方政权,半数交寺院“超度”亡灵,用作“布施”。 水葬❶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中的葬法。曾流行于大洋洲和亚洲的喜马拉雅山区。在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土著居民的水葬,多行置尸体于独木舟中任其漂流沉没的形式。有的民族只在社会地位低下的人或奴隶中间施行。在印度, 其水葬形式只是将焚化后的骨灰撒入恒河之中。在现代, 多对航海中的死亡者在举行一定仪式后,投入海中施行水葬。 水葬藏族丧葬方式的一种。生活在甘南玛曲等县黄河及其它河边上的一部分牧民采用水葬。因这种葬俗,使藏族僧俗群众忌食鱼肉。现在,这种丧葬方式已不多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