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针疗法hydro-acupuncture therapy选用某些药液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穴位注射疗法。用麻醉性药物注入穴位, 称穴位封闭疗法。用抗原注入穴位, 以增强畜体的抗体, 称穴位免疫。水针疗法将针刺和药物相结合, 以发挥针与药对机体的协同作用, 可提高疗效并减少药量。 穴位选择 应根据病情需要, 除选用所患病证的主治穴位外, 还可把触诊所找出的压痛点, 或患畜软组织损伤处的疼痛敏感点、患部肌肉的起止点作为注射点。每次注射1~3穴(点)。 注射药液 可供肌肉注射的中西药物均可酌情选用。针对不同治疗目的, 可分别选用: ❶兴奋营养药物。如0.9%氯化钠注射液、5~10%葡萄糖注射液等,以使刺激作用增强而持久, 改善病区内环境和营养状况。常用于肌肉萎缩和功能弛缓的病例。 ❷封闭麻醉类药物。如0.5~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作穴位封闭,用以治疗局部疼痛性疾患。 ❸活血化瘀类药物。如中药复方当归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等, 用以治疗损伤瘀血性病证。此外, 根据治疗要求, 可选用有关的维生素、抗菌素、止痛药、镇静药、抗风湿药等。穴位免疫则根据免疫目的选择相应的抗原或疫苗。需用的药物剂量, 一般小于临证治疗用量。每个穴位一次注入的药液量应根据穴位肌肉厚薄以及药液性质和浓度而定。头部穴和耳穴一般为0.5~2毫升, 四肢上部及背腰部穴可为5~20毫升。 操作法 术前准备注射器、注射针头及注射药液。操作时, 先选取穴点, 并剪毛消毒, 然后用注射针头刺入穴位至预定深度, 施提插手法使获得针感后, 注入药液。 适应症 眼病、损伤性跛行、风湿症、神经麻痹、瘫痪、泄泻等。 注意事项 血针穴位不能进行水针疗法; 背脊上的穴位不宜刺注过深, 以防压迫损伤脊髓; 一般药液均不宜向关节腔和颅腔内注射。凡副作用大及刺激性过强的药液, 宜谨慎使用。注射后局部有时有轻度肿胀和疼痛, 一般经1天左右可自行消退。在同一穴点注射须间隔2~3天。 水针疗法又称“穴位注射法”。指选择某些供肌肉注射用的药液,以较小的剂量注入穴位,使针刺穴位与药物性能相结合而起治疗作用的方法。多用于腰腿痛,关节痛,软组织损伤等证。若注射药物为局部麻醉药,则称为“穴位封闭疗法”。 水针疗法hydroacupuncture therapy又称穴位注射疗法。将药物注入穴位或痛点,进行治病的疗法。具有针刺和药物的双重治疗作用。药物注射剂有当归、红花、黄连素、穿心莲等注射液,以及生理盐水、5%~10%葡萄糖溶液,0.25%~0.5%普鲁卡因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等。兽医临床上适于治疗眼病、损伤性跛行、风湿症、神经麻痹、轻度瘫痪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