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水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水鹿水鹿,通称黑鹿、春鹿、水牛鹿,是海南岛最大的陆栖兽,体型粗壮,颈长,具有长而蓬松的鬣毛,尾甚长,密生长且蓬松的毛,显得尾巴粗大,只雄鹿具角,主干分叉,体被暗栗棕色毛,躯体无白斑,头骨细长,鼻骨短,额后沿背中线至尾基部,有一由深到浅的深褐色背纹,成体一般重80—150公斤。水鹿主要分布在各类广阔的森林、高草坡处。海南岛黎族地区的五指山、尖峰岭、黎母山,东方县西方岭、江边、马鞍岭,乐东县山荣,白沙县邦溪、青松,琼中县和平、太平和长征,陵水县大坡,万宁县兴隆等地林区均有分布。 水鹿rusa sambarCervus unicolor Kerr,又称黑鹿。茸用鹿的一种。鹿亚科,鹿属。因常在水边活动,性喜水,故称。分布于四川、广东、广西和台湾省区。体型较大,体质粗壮,大小和马鹿相似,体重约200kg。耳大且直立。眶下腺特别发达,泪窝很大。颈较长。四肢细长,主蹄大,副蹄小。尾长。身体呈黑褐色,冬季呈深灰色。有一条黑棕色背中线。公鹿有角,母鹿无角。4~6月发情交配,有些母鹿发情不受季节性限制,是和其他鹿种区别之处。妊娠期为250~270天,翌年2~3月产仔,胎产一仔,母鹿有带仔习性。经济价值较高,其茸供作药用,肉可供食用,肉味鲜美,脂肪少,每头成年鹿可产肉100 kg以上。 水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