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汉代傀儡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11 汉代傀儡戏汉代的木偶戏。亦称傀儡子、魁礧子、窟礧子,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戏剧艺术,由木偶模仿人的动作来串演故事。木偶在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传说来源于古代的勇士俑方相。他“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在死人殡葬时到墓穴中去驱鬼,后来便逐渐演进成傀儡戏。周穆王时宫廷已有木偶表演。汉代末年,傀儡戏的演出才较为普遍,并已从方相驱鬼的“丧家乐”,发展到“宾婚嘉会”的傀儡戏,摆脱了原始宗教形式而开始成为真正的戏剧。孙楷第在《傀儡戏考原》中提出戏曲起源于傀儡戏、影戏的观点。此说虽证据不足,但至少说明傀儡戏对戏曲是有影响的。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