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汉元帝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汉元帝前76—前33即刘奭,庙号高宗。宣帝太子,母共哀许皇后。刘奭柔仁好儒,曾劝父皇任用儒生,不要持刑太深。宣帝却指出汉家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不能纯任德教,并预言太子必乱汉家法度。黄龙元年 (前49),宣帝死,元帝即位。他爱好儒术,曾先后以儒生贡禹、韦玄成、匡衡等为丞相。并且扩大太学规模,广纳博士弟子。史称元帝 “宽弘尽下,出于恭俭,号令温雅,有古之风烈。”然而他处事牵制文义,优柔寡断,使宦官弘恭、石显专权,导致朝政混乱,吏治腐败。元帝还下令停止实行迁徙豪富,抑制兼并的徙陵制度,于是官僚、商人、地主肆无忌惮地兼并土地,越来越多的自耕农民失去土地,破产流亡; 同时,劳动人民所负担的赋役也更加沉重,因而阶级矛盾尖锐,国家财政困难,用度不足,西汉政权始渐衰落。竟宁元年 (前33),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元帝赐其待诏掖庭王昭君为阏氏,正式恢复了中断百余年的汉匈和亲友好关系。其年五月,元帝死于未央宫。 汉元帝前76—前33西汉皇帝(前49—前33)。宣帝子,名奭。史称其柔仁好儒,多才艺,善史书。为太子时,即反对宣帝重用文法吏。即位以后,重用儒生,使儒家学说从此取得统治地位。但以治国无方,限制豪强不力,兼以天灾流行,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人民生活困穷,西汉国力转衰。 汉元帝前76~前33即刘奭。西汉皇帝。汉宣帝长子。公元前49~前33年在位。爱好儒术,先后任用贡禹、薛广德、韦玄成、匡衡等为丞相。宦官弘恭、石显专权,任石显为中书令,赏赐钱达一万万。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汉以待诏掖庭王嫱嫁之。统治期间,赋役繁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西汉开始由盛而衰。他本人多善史书,能鼓琴瑟、吹洞箫,又会作曲、演唱。但为政每为文义所牵制,优柔寡断。卒后葬渭陵。谥元。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