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汉章帝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汉章帝57—88即刘炟,庙号肃宗,明帝第五子,母贾贵人。永平三年 (60) 立为皇太子。永平十八年明帝死,章帝即位。章帝改明帝苛切之政,事从宽简,曾废除或减轻一些繁刑苛法,吏治比较清明,社会相对安定。在经济方面,章帝减轻徭赋,招徕流民,赋贫民公田,贳与田器种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繁荣。而且,章帝爱好儒术 建初四年 (79) 诏太常博士、诸儒诸生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使五官中郎将魏应承制问,帝亲临裁决,编成《白虎议奏》。建初八年,又令群儒选高才生,受学 《左氏》、《谷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以扶微学,广异议。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对人民的思想统治。 汉章帝55—87东汉皇帝(75—87),名刘炟,明帝子。史称其在位时平徭简赋,故社会仍较为安定。继明帝任班超以经营西域,为和帝以后窦宪一举击败北匈奴奠定了基础。他倡导儒家经学。于建初四年(79年)大集班固等名儒学者于白虎观论五经同异,并亲临决议,由班固采为《白虎通议》一书。但为政尚宽仁,限制豪强不力,后期宠任皇后窦氏及兄窦宪等,实已开东汉外戚擅权之恶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