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汾酒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32 汾酒中国名酒。产于山西汾阳县杏花村。酒度为60度。其历史悠久,南北朝时期,汾酒就成为酒中的“珍品”,北齐武成帝高湛就十分喜爱汾酒。唐时杏花村有酒坊70余家。唐代的李白、杜甫,宋代的苏轼、文彦博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历史学家吴晗曾赋诗赞曰:“汾酒世所珍,芳香扑鼻闻。水醇工艺巧,争说杏花村”。汾酒酒色晶莹透明,气味芳郁,清香绵软,回味无穷。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建国后历届评酒会上均评为中国名酒。 375 汾酒见45232条。 汾酒古代名酒之一。产于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酒度六十度,向有 “甘泉佳酿”之誉。据《北齐书》载,公元561年, 北齐高湛 (武成帝) 继帝位, 驻晋阳(今太原市南郊)时,曾给侄儿河南王孝瑜写信推荐汾酒写道:“吾饮汾酒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可见,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就已有了汾酒。唐时杏花村已有烧坊七十余家。诗人杜牧就曾“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宋代张能臣《名酒记》已载汾州 (今汾阳一带)产名酒。汾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以大麦和豌豆制曲,以优良古井水为酿造用水,精心勾兑而成,酒色清澈透明,酒味清香纯正,入口爽快甘甜,是我国清香型酒的典型。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金质奖。 汾酒山西汾阳县杏花村汾酒厂生产,是我国著名的八大历史名酒之一。汾酒的酿造,已有1500多年历史。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千百年来传诵人口。汾酒以晋中所产高粱为原料,以大麦、豌豆制成的“青茬曲”为发酵剂,取古井优质水酿造而成。酒液无色透明,醇绵甘冽,香清味郁,清雅爽口。其色香味被誉为酒中三绝。1916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一等优胜金质奖章,汾酒从此饮誉中外。 汾酒中国名酒之一。产于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清香型。酒度60度。莹澈透明,清香幽雅纯正,绵甜爽冽味长,酒力强劲而无刺激性,有“醉不上头”之誉。1915年获巴拿马国际商品赛会金质奖章,历届中国评酒会上均被评为国家名酒。 汾酒中国八大名酒之一。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汾酒的酿制据杏花村碑记,创始于南北朝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汾酒色泽晶莹、清香绵软,饮后余香回味无穷,久储不浑不沉,越久越好。系以优质高粱为原料,以特别大曲作引,加以经年陈酿勾兑而成,不仅饮而不醉,醉不上头,而且对多种疾病具有一定疗效。杏花村汾酒所以古今闻名,倍受称道,不仅它的工艺独特,而且这里的水质非常宜于酿酒。《汾阳县志》上说:“申明亭畔新淘井,水重依稀亚蟹黄。”说的是杏花村的井水超过秦州雪酿的“蟹黄”水,明末清初的爱国学者傅青主为这眼井题有“得造化香”4个大字。据当地群众实验,用这眼井水煮汤,即使釜底高温,汤水沸腾也永不溢锅;以铁壶用这眼井水煎熬,经久不生水锈;用它洗衣服也洗得格外干净。汾酒于1916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一等优胜金质奖章。在近半个世纪内,数十次获国内外多种褒奖。自1953年以来,汾酒连续入选全国“八大名酒”和“十八大名酒”之列。1980年,又荣获国务院颁发的金质奖章。汾酒已远销到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是“佳酿之誉,宇内交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