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亚之Shen Yazhi
唐代文学家。字下贤。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元和进士,历任秘书省正字,栎阳令、殿中侍衙史内供奉等职。官终郢州掾。
沈亚之兼长诗、文、传奇,曾游韩愈门下,为李商隐所推许,李贺也曾称诗为“吴兴才人”(《送沈亚之歌》)。今存诗仅20多首,其中如《村居》诗,格调清苦。散文语言也颇艰涩,《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务为险崛,在孙樵、刘蜕之间”。作传奇《湘中怨解》、《异梦录》、《秦梦记》等篇。《湘中怨解》写郑生于洛阳道逢孤女,结为夫妇。数岁后,女自谓乃湘中蛟宫之娣,谪期已满,遂泣别归去。后十余年,郑生独登岳阳楼,见洞庭湖中画舻浮漾,有众女于彩楼上弹弦鼓吹,中有一人,形类孤女,须臾,风涛骤起,不知所往。《异梦录》记邢凤梦见一美人,手持诗卷,邢凤抄得其首篇《春阳曲》。美人复为凤作弓弯之舞。篇后又记王炎梦游吴宫,值西施下葬,应诏作挽歌,得吴王嘉许。《秦梦记》则为沈亚之自述梦入秦国,为穆公伐晋有功,公以弄玉妻之,官左庶长,礼遇甚厚。后弄玉死,遂辞去。三篇均写人神相遇与婚恋之事,题材相近,“以华艳之笔,叙恍惚之情”(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篇中又穿插诗歌,增强了抒情性。《秦梦记》中构思奇特,写成仙的萧史、弄玉先后死去,曲折地反映了对神仙长生不死传说的怀疑。三篇中以《异梦录》对后世影响最大。唐代传奇集《博异志》采录此篇,题作《沈亚之》,宋以后又演为话本小说。沈亚之还有《冯燕传》,属唐传奇豪侠题材的早期作品。晚唐司空图曾取其材作《冯燕歌》,宋代曾布又演为《水调大曲》。
有《沈下贤集》12卷,有《四部丛刊》本。叶德辉观古堂刻本则为1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