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沙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沙苑又名沙阜·沙海·沙窝。在陕西省大荔县南部洛河、渭河之间。东起兴隆村,西至孝义镇,长40公里,南北宽约7~14公里,面积约300平方公里,位于辽阔的湿润地区的中心。沙苑的沙土来源于黄、渭、洛河滩,经过风力搬运分选堆积而成。沙呈黄褐色,无胶结,多以细沙为主,疏松多孔隙,透水性强,地下水位浅。沙丘呈环状分布在沙苑的周围,一般厚约10米,多为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格状沙丘、抛物线沙丘和纵向沙垄等,其中以抛物线沙丘为最多,可高达20米。沙苑中部是槽形洼地,多小湖沼,如太白池、麻子池等。由于沙丘、湖沼、渭曲等复杂地形,古代常为战场。如南北朝时期宇文泰与高欢沙苑之战,北周宇文护会突厥伐北齐,唐安史之乱回纥兵助唐收复两京,请留其兵于沙苑,唐末李怀光攻打黄巢农民起义军等。沙苑水草丰盛,宜畜牧。唐代置沙苑监,养殖大量军马,杜甫在《沙苑行》一诗中说:“苑中三千匹,丰草青青寒不死。”直到宋代沙苑仍设监,是全国唯一的养马基地。沙苑还是唐皇室牛羊肉的主要来源,“掌畜陇右诸牧牛羊,以给宴祭及尚食所用”。就连沙苑附近的“同羊”也负盛名,“苦泉羊,洛水浆”,说的就是这里水咸苦,羊饮之肥而美(《元和郡县志》)。 沙苑古地名。又名沙阜、沙海、沙窝。在今大荔县南洛、渭两水之间。东西80里,南北30里,地多沙草,宜于畜牧。537年,宇文泰在此大败高欢。唐宋时设置牧监养军马、牛羊,以供国用。金废。唐代诗人杜甫两次至其地,写有《沙苑行》、《留花门》两首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