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沙荒地改造利用研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沙荒地改造利用研究

由中科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刘新民、蒲锦春、黄子琛等承担。1975~1985年完成。本项目着重研究了绿洲防护体系的结构、功能、营造技术以及固沙植物种的生态生理特性。在绿洲防护体系研究方面, 系统调查和观测了绿洲边缘各种土地条件的水土和植物资源的特征, 一些人工植物群落和天然植物群落的结构、生态功能和演替规律,并探讨了一些植物群落衰退的原因,提出了适宜于绿洲边缘地区不同类型沙丘、沙地和戈壁条件的一些稳定性好、防护效能高、能在整体上构成复合状态的防护体系配置形式, 并整治了临泽县北部的沙漠化土地,建成了3 000多公顷沙荒地改造利用示范区。在固沙植物生态生理研究方面,研究了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固沙植物种与干旱环境的关系, 对于各植物种的适应性、生产潜力、防风固沙性能以及需水量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为固沙植物种的选择、配置、栽培、引种及合理供水提供了科学依据。本研究成果对于沙漠化土地整治、绿洲防护体系以及固沙植物生态生理等研究有一定科学意义。通过调查、观测和试验研究, 基本摸清了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荒漠绿洲边缘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其逆转的规律, 并为开发建设和持续利用荒漠绿洲资源和整治绿洲沙漠化土地提供了有效途径和实际样板。通过以生物措施为中心的综合整治, 绿洲边缘植物覆盖率达到39%,绿洲农田扩大42%,农田林网削弱风速30~50%,流沙得以固定,土壤风蚀显著消减,作物生长季节近地面空气湿度提高, 农作物产量提高10~32%。加上其他农业技术措施,这一带粮食产量提高到并且稳定在每公顷9 000公斤以上。该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