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汉陵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东汉陵

东汉 (25—220) 诸帝的陵墓。东汉十三帝,除少帝葬中常侍赵忠成圹中及最后一个皇帝献帝崩葬河内郡山阳 (今河南修武) 外,余均葬洛阳附近。据《东观汉记》和《帝王世纪》等书记载,位于洛阳东北邙山瀍东 (今孟津县) 的有光武帝原陵、安帝恭陵、顺帝宪陵、冲帝怀陵、灵帝文陵。位于洛阳市东南洛河以南 (今偃师县) 的有明帝显节陵、章帝敬陵、和帝顺陵、殇帝康陵、质帝翰陵、桓帝宣陵。由于年代久远,今能确定准确位置的只有光武帝原陵等少数陵寝,其他各陵或不知确切地望,或张冠李戴,造成重重疑窦,“三汉冢” 即是其中一例。洛阳东北30里铺南的邙山上,三座汉冢巍然矗立,相间1里,南边一个最大,高16.5丈,俗称“大汉冢”; 中间一座次之,高12丈,俗称 “二汉冢”; 最北面的一座高10丈,俗称 “三汉冢”。清代洛阳县令龚松林,依次将其定为明帝显节陵、章帝敬陵、和帝顺陵 (史载此三陵应在洛阳东南),并在墓前立碑,讹误至今。西汉时期,寝殿建于陵园之中,陵园之外建庙,祭祖大典多在庙中进行东汉时,豪族地主势力上升,为维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强化已被削弱的封建皇权,因此更为重视帝王的丧葬礼仪。东汉明帝始行 “上陵礼”,把元旦百官朝贺仪式和八月举行的 “酎祭”改在陵园中进行。为此在陵园中扩大寝殿规模,在陵旁设置悬挂大钟的 “钟虡”,同时废除一帝一庙的成规。东汉陵园除原陵外一般不筑垣墙,改用“行马” (拦阻人马的木制警戒设施) 为了显示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东汉各陵开始在神道两侧设置石像生 (石雕),并为后代诸帝陵沿用。东汉各陵很早就遭盗劫,《后汉书·董卓传》载,汉献帝初平元年 (190) 车驾西迁,董卓就使吕布发掘诸帝陵及公卿冢墓,收其珍宝。又西晋张载《七哀诗》也曾记此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58:38